正在加载图片...
微观经济学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元1升油价时代 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如果我们不能切实改变现行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势必进一 步加剧资源短缺的压力,甚至有可能丧失发展机遇。” 富桂教授特别提及了目前热炒的“节约型社会”的运动:“思路是十分正确的,这也是我 们的必由之路。例如石油,如果我们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每年需50亿吨以上,全世界生 产的石油都给中国用也不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 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 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 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但富桂教授也提到,虽然我们能源供应形势严峻,但能源浪费、低效使用情况也很严重 些政策也有彼此矛盾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节约资源的成功经验,而法制是一个 重要手段。 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大衰退,美国国会为此通过了能源政策的 立法,其中包括建筑和设备节能的激励政策,能源部发布了新建建筑使用的国家强制性节能 标准和非强制性的国家建筑节能示范性标准。1976年,《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出台,目前已 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 而日本在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后,于1979年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并 根据情况进行了若干次修改,成为日本厉行节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证。目前,日本的 燃油税税率是120%,德国是260%,法国是300%,高燃油税政策促进了节能小型车的发展 除此之外,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设备革新,也是他们建立低能少耗、无污染生产体系的 关键。 富桂教授特意提到了日前有关“全国有22个省份84个城市都存在对小排量汽车的歧视 政策”的报道。他说,我们要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实 施,改变我们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价值取向,扭转经济粗放型增长,消费盲目追求奢华的现象。 例如对焦炭、电解铝等破坏生态、高耗能产品,就可以考虑开征能源税。另外,大力倡导循 环经济,把降能降耗列入政府工作的考核指标也是重要的手段。 不过,富桂教授对中国能源的未来倒并不悲观。他说,高油价将成为一种常态,这是人 类的宿命。但事情总还是祸福相依。国际原油价格的攀升与国内的石油乱象的逐渐显现,终 究会促使以前被忽视了的问题浮上水面。上世纪的能源危机促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对新能源 新材料的研究,并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柴油、燃料电池等一大批新技术产品开始涌现, 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替代能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大大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 “像石油、煤炭这样的化石能源早晩有枯竭的一天,聪明的人类完全可以在此之前开发 出经济、适用的新的替代能源。”富桂教授说,“不是有国外的科学家预测说,50年后,人类 目前因为争夺能源的战争都不存在了,因为那些能源都没有了。相反,像中国的新疆、非洲 的撒哈拉的大沙漠倒成了世界的能源中心,因为那里建设的超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完全能满 足全世界的能源需求。到那时,目前的西部大开发也就水到渠成了。” 没有想到,像能源危机这样沉重的话题,在能源专家的眼里,竟还那样轻松。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5年9月下半月刊)微观经济学案例: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 10 元 1 升油价时代 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如果我们不能切实改变现行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势必进一 步加剧资源短缺的压力,甚至有可能丧失发展机遇。” 富桂教授特别提及了目前热炒的“节约型社会”的运动:“思路是十分正确的,这也是我 们的必由之路。例如石油,如果我们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每年需 50 亿吨以上,全世界生 产的石油都给中国用也不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 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 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 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但富桂教授也提到,虽然我们能源供应形势严峻,但能源浪费、低效使用情况也很严重, 一些政策也有彼此矛盾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节约资源的成功经验,而法制是一个 重要手段。 上世纪 70 年代的能源危机,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大衰退,美国国会为此通过了能源政策的 立法,其中包括建筑和设备节能的激励政策,能源部发布了新建建筑使用的国家强制性节能 标准和非强制性的国家建筑节能示范性标准。1976 年,《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出台,目前已 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 而日本在经历了上世纪 70 年代的能源危机后,于 1979 年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并 根据情况进行了若干次修改,成为日本厉行节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证。目前,日本的 燃油税税率是 120%,德国是 260%,法国是 300%,高燃油税政策促进了节能小型车的发展。 除此之外,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设备革新,也是他们建立低能少耗、无污染生产体系的 关键。 富桂教授特意提到了日前有关“全国有 22 个省份 84 个城市都存在对小排量汽车的歧视 政策”的报道。他说,我们要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实 施,改变我们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价值取向,扭转经济粗放型增长,消费盲目追求奢华的现象。 例如对焦炭、电解铝等破坏生态、高耗能产品,就可以考虑开征能源税。另外,大力倡导循 环经济,把降能降耗列入政府工作的考核指标也是重要的手段。 不过,富桂教授对中国能源的未来倒并不悲观。他说,高油价将成为一种常态,这是人 类的宿命。但事情总还是祸福相依。国际原油价格的攀升与国内的石油乱象的逐渐显现,终 究会促使以前被忽视了的问题浮上水面。上世纪的能源危机促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对新能源、 新材料的研究,并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柴油、燃料电池等一大批新技术产品开始涌现, 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替代能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大大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 “像石油、煤炭这样的化石能源早晚有枯竭的一天,聪明的人类完全可以在此之前开发 出经济、适用的新的替代能源。”富桂教授说,“不是有国外的科学家预测说,50 年后,人类 目前因为争夺能源的战争都不存在了,因为那些能源都没有了。相反,像中国的新疆、非洲 的撒哈拉的大沙漠倒成了世界的能源中心,因为那里建设的超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完全能满 足全世界的能源需求。到那时,目前的西部大开发也就水到渠成了。” 没有想到,像能源危机这样沉重的话题,在能源专家的眼里,竟还那样轻松。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 2005 年 9 月下半月刊)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