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味巴因) 2931 54 ATP( 图23-2强心甙对压力容积环的影响 N正常心:衰心;D给强心甙后: 1舒张期:2心房收缩:3等容收缩: 4射血时:5等容舒张 3.对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这些影响比较复杂,它有直接对心肌细胞和间接通过迷走神经等作用之分,还随剂量高低、不同心组织及病变情 况而有不同,兹将其主要电生理作用的总效应列表如下: 表231强心甙对心肌的电生理作用 电生理特性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浦肯野纤维 自律性 产 传导性 有效不应期 治疗量强心甙加强迷走神经活性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因迷走神经加速K*外流,能增加最大舒张电位(负值更大),与阈电位距离加大, 从而降低自律性。与此相反,强心甙能提高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在此迷走神经影响很小,强心甙直接抑制N+-K+-ARP酶的作用发挥主要 影响,结果是细胞内失K+,最大舒张电位减弱(负值减少),与阈电位距离缩短,从而提高自律性。 强心甙减慢房室结传导性是加强迷走神经活性减慢Ca2+内流的结果,慢反应电活动的房室结的除极是C+内流所介导的。 强心甙缩短心房不应期也由迷走神经促K+外流所介导。缩短浦肯野纤维有效不应期是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内失K+,最大舒张电位 减弱,除极发生在较小膜电位的结果。 4.对心电图的影响治疗量强心甙最早引起T波变化,其幅度减小,波形压低甚至倒置,S-T段降低呈鱼钩状,随后还见P.R间期延长,反 映房室传导减慢,Q-T间期缩短,反映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ERP和APD缩短。PP间期延长则是窦性频率减慢的反映。 中毒量强心甙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5.对其他系统的作用①对血管:强心甙能使动脉压升高,外周阻力上升,此作用与交感神经、肾上腺及输出量的变化无关,说明是直接 收缩血管平滑肌所致。已证明强心甙能收缩下肢、肠系膜血管及冠状血管等。正常人用药后血管阻力升高约23%,局部组织血流减少。CHF患 者用药后,因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其影响超过直接收缩血管的效应,因此血管阻力下降,心输出量及组织灌流增加,动脉压不变或略升。②对 肾:CHF患者用强心甙后利尿明显,是正性肌力作用使肾血流增加所继发的。对正常人或非心性水肿患者也有轻度利尿作用,是抑制肾小管细 胞Na+-K-ATP酶,减少肾小管对Na+的再呼吸的结果。③对神经系统:中毒量可兴奋延脑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严重中毒时还 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症状,如行为失常、精神失常、谵安甚至惊厥。中毒量强心甙还明显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有中枢和外周两方面影响。这也 参与了中毒量所致的心律失常的发病过程。 【正性肌力作用机制】三方面因素决定若心肌收缩过程,它们是收缩蛋白及其调节蛋白;物质化谢与能量供应;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 Ca+。已证明强心甙对前二方面并无直接影响,却能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2+量,并认为这是强心甙正性肌力作用的基本机制。 从原发作用部位的亚细胞或分子结构看,强心甙只与细胞膜上NaK+.ATP酶相结合并抑制之.已认为NaK+.ATP酶就是强心甙的受体, 它是一个二聚体,由α和亚单位组成。α亚单位是催化亚单位,贯穿膜内外两侧,分子量112000D,约含1021个氨基酸残基。亚单位是一糖 蛋白,分子量约35000D,可能与a亚单位的稳定性有关。 现知α亚单位有8个疏水性跨膜a-螺旋段,H,~Hg,分属于N端和C端1/3,所余中央1/3则折叠成巨大的胞溶部结构域,其中包含ATP结合 水解部位501位赖氨酸,ATP水解成的磷酸则结合于369位天冬氨酸。 强心甙与酶的结合位点,曾认为在N端H1-H2间的胞外袢上,但未能最后确定,仅知此胞外袢能影响结合过程中的构象变化,使酶活性下 降。体内条件下,治疗量强心甙抑制Na+-K+ATP酶活性约20%,使钠泵失灵,结果是细胞内Na+量增多,K+量减少。胞内Na+量增多后,再通 过Na十.Ca2+双向交换机制,或使Na内流减少,Ca2+外流减少,或使Na外流增加,Ca2+内流增加。对Ca2+而言,结果是细胞内Ca2+量增加,图23-2 强心甙对压力容积环的影响 N 正常心;F衰心;D给强心甙后; 1 舒张期; 2心房收缩;3等容收缩; 4 射血时;5等容舒张 3.对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这些影响比较复杂,它有直接对心肌细胞和间接通过迷走神经等作用之分,还随剂量高低、不同心组织及病变情 况而有不同,兹将其主要电生理作用的总效应列表如下: 表23-1 强心甙对心肌的电生理作用 电生理特性 窦房结 心 房 房室结 浦肯野纤维 自律性 ↓ ↑ 传导性 ↓ 有效不应期 ↓ ↓ 治疗量强心甙加强迷走神经活性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因迷走神经加速K +外流,能增加最大舒张电位(负值更大),与阈电位距离加大, 从而降低自律性。与此相反,强心甙能提高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在此迷走神经影响很小,强心甙直接抑制Na+ -K + -ARP酶的作用发挥主要 影响,结果是细胞内失K +,最大舒张电位减弱(负值减少),与阈电位距离缩短,从而提高自律性。 强心甙减慢房室结传导性是加强迷走神经活性减慢Ca 2+内流的结果,慢反应电活动的房室结的除极是Ca 2+内流所介导的。 强心甙缩短心房不应期也由迷走神经促K +外流所介导。缩短浦肯野纤维有效不应期是抑制Na+ -K + -ATP酶,使细胞内失K +,最大舒张电位 减弱,除极发生在较小膜电位的结果。 4.对心电图的影响 治疗量强心甙最早引起T波变化,其幅度减小,波形压低甚至倒置,S-T段降低呈鱼钩状,随后还见P-R间期延长,反 映房室传导减慢,Q-T间期缩短,反映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ERP和APD缩短。P-P间期延长则是窦性频率减慢的反映。 中毒量强心甙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5.对其他系统的作用 ①对血管:强心甙能使动脉压升高,外周阻力上升,此作用与交感神经、肾上腺及输出量的变化无关,说明是直接 收缩血管平滑肌所致。已证明强心甙能收缩下肢、肠系膜血管及冠状血管等。正常人用药后血管阻力升高约23%,局部组织血流减少。CHF患 者用药后,因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其影响超过直接收缩血管的效应,因此血管阻力下降,心输出量及组织灌流增加,动脉压不变或略升。②对 肾:CHF患者用强心甙后利尿明显,是正性肌力作用使肾血流增加所继发的。对正常人或非心性水肿患者也有轻度利尿作用,是抑制肾小管细 胞Na+ -K + -ATP酶,减少肾小管对Na+的再呼吸的结果。③对神经系统:中毒量可兴奋延脑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严重中毒时还 引起中枢神经兴奋症状,如行为失常、精神失常、谵安甚至惊厥。中毒量强心甙还明显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有中枢和外周两方面影响。这也 参与了中毒量所致的心律失常的发病过程。 【正性肌力作用机制】三方面因素决定着心肌收缩过程,它们是收缩蛋白及其调节蛋白;物质化谢与能量供应;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 Ca 2+。已证明强心甙对前二方面并无直接影响,却能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 2+量,并认为这是强心甙正性肌力作用的基本机制。 从原发作用部位的亚细胞或分子结构看,强心甙只与细胞膜上Na+ -K + -ATP酶相结合并抑制之。已认为Na+ -K + -ATP酶就是强心甙的受体, 它是一个二聚体,由α和β亚单位组成。α亚单位是催化亚单位,贯穿膜内外两侧,分子量112 000D,约含1021个氨基酸残基。β亚单位是一糖 蛋白,分子量约35 000D,可能与α亚单位的稳定性有关。 现知α亚单位有8个疏水性跨膜α-螺旋段,H1~H8,分属于N端和C端1/3,所余中央1/3则折叠成巨大的胞溶部结构域,其中包含ATP结合 水解部位501位赖氨酸,ATP水解成的磷酸则结合于369位天冬氨酸。 强心甙与酶的结合位点,曾认为在N端H1 -H2间的胞外袢上,但未能最后确定,仅知此胞外袢能影响结合过程中的构象变化,使酶活性下 降。体内条件下,治疗量强心甙抑制Na+ -K + -ATP酶活性约20%,使钠泵失灵,结果是细胞内Na+量增多,K +量减少。胞内Na+量增多后,再通 过Na+ -Ca 2+双向交换机制,或使Na+内流减少,Ca 2+外流减少,或使Na+外流增加,Ca 2+内流增加。对Ca 2+而言,结果是细胞内Ca 2+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