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基本信息 实践课名称 动植物野外实习(BIOL4105) 天数 2周 面向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所有专业 学分 2 介绍实习地点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动植物类群及常见种类的分类识别特征、生物学特性、 资源价值及生态功能,加深学生对动植物分类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介绍动 实践课简介 植物野外观察和记录方法、以及动植物标本的采集、整理和压制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有关动 植物分类参考工具书,自主鉴定常见动植物种类:培养学生进行动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的实践 能力,同时也假炼学生团结合作、不畏艰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动植物野外实习的日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 生物学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动植物形态与分类学基础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学生通过亲身感知生动、丰高的动植物,能够提高 实际观察、综合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尤其可以使学生了解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生态关系,通过野外实习, 学生能够系统地掌襟动植物野外观察和记录方法、以及动植物标本的采集、整理、压制与鉴定方法,可以为今后 在科学研究中进行野外生物样品的采集,为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与利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使学生 树立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更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不畏艰苦条件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一】教内密 1动物学部分 11无脊椎动物部分 采集无脊推动物标本,详细记录采集地和生活环境,观动物的野外生活环境和动物相关的运动方式等行为 习性,并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简单处理。其中原生动物、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的采集、观察和处理(1天):昆虫 等陆生无着椎动物的采集、观察和处理(2天):标本固定和标本制作处理方法,观察并进行分类鉴定(】天半)。 12作推动物部分 观察野外脊椎动物情况并采集小型脊椎动物标本,标本处理和分类鉴定(1天):同时对动物园等处观察到的 动物进行分类学习和检素表的制定(1天):标本馆参观学习(半天)。 2植物学部分 2.1植物种类的调查与识别 根据实习区域植被、地形条件特点,选择不同的实习考察线路,观察、识别、采集、记录不同环境条件下的 植物种类、了解植物的生长与分布特点。重点介绍黄山及天目山低海拔地区(海拔600m以下)的常见维管植物 种类,包括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的关键特征,来判断和识别常见的植物科。如松 科、衫科、 三尖杉科、红豆杉科、木兰科、毛莨科、樟科、科、桑科、壳斗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伞形 科、葡萄科、葫芦科、唇形科、菊科、百合科、天南星科、禾本科、莎草科等。 2.2植物标本的制作与鉴分 指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修剪整理、压制、干燥、装订和鉴定等一系列过程及方法, 使学生 领色、气财 物 落及植被类型,如常绿 针叶林、灌丛和高山草甸等: 时 了解黄山或天目山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情况。 (二)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实习区域动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及其分布特点,掌握常见动植物种类的识别特征及其科属类 整理、压制、装订等一系列过程及方法,能够利用相关动植物分类的参考工具书 了解有关动植物的重要资源价值及生态功能。 243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42 《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实践课名称 动植物野外实习(BIOL4105) 天 数 2 周 面向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所有专业 学 分 2 实践课简介 介绍实习地点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动植物类群及常见种类的分类识别特征、生物学特性、 资源价值及生态功能,加深学生对动植物分类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介绍动 植物野外观察和记录方法、以及动植物标本的采集、整理和压制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有关动 植物分类参考工具书,自主鉴定常见动植物种类;培养学生进行动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的实践 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团结合作、不畏艰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动植物野外实习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 生物学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动植物形态与分类学基础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学生通过亲身感知生动、丰富的动植物,能够提高 实际观察、综合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尤其可以使学生了解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生态关系。通过野外实习, 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动植物野外观察和记录方法、以及动植物标本的采集、整理、压制与鉴定方法,可以为今后 在科学研究中进行野外生物样品的采集,为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与利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使学生 树立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更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不畏艰苦条件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一)教学内容 1 动物学部分 1.1 无脊椎动物部分 采集无脊椎动物标本,详细记录采集地和生活环境,观察动物的野外生活环境和动物相关的运动方式等行为 习性,并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简单处理。其中原生动物、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的采集、观察和处理(1 天);昆虫 等陆生无脊椎动物的采集、观察和处理(2 天);标本固定和标本制作处理方法,观察并进行分类鉴定(1 天半)。 1.2 脊椎动物部分 观察野外脊椎动物情况并采集小型脊椎动物标本,标本处理和分类鉴定(1 天);同时对动物园等处观察到的 动物进行分类学习和检索表的制定(1 天);标本馆参观学习(半天)。 2 植物学部分 2.1 植物种类的调查与识别 根据实习区域植被、地形条件特点,选择不同的实习考察线路,观察、识别、采集、记录不同环境条件下的 植物种类、了解植物的生长与分布特点。重点介绍黄山及天目山低海拔地区(海拔 600 m 以下)的常见维管植物 种类,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的关键特征,来判断和识别常见的植物科。如松 科、杉科、三尖杉科、红豆杉科、木兰科、毛茛科、樟科、蓼科、桑科、壳斗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伞形 科、葡萄科、葫芦科、唇形科、菊科、百合科、天南星科、禾本科、莎草科等。 2.2 植物标本的制作与鉴定 指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修剪整理、压制、干燥、装订和鉴定等一系列过程及方法,使学生在 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详细观察植物的各种性状特征,如植物的生活型、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颜色、气味 等,借助植物志、检索表等参考工具书独立进行植物种类的鉴定。同时了解植物的经济价值与生态功能。 2.3 植物群落和植被类型的观察 引导学生从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方式、生活型特征、群落外貌等方面去判断植物群落及植被类型,如常绿阔叶 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高山草甸等;同时了解黄山或天目山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情况。 (二)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实习区域动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及其分布特点,掌握常见动植物种类的识别特征及其科属类 群;掌握动植物标本的采集、整理、压制、装订等一系列过程及方法,能够利用相关动植物分类的参考工具书, 自主进行动植物种类的检索和鉴定;了解有关动植物的重要资源价值及生态功能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