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6期 黄福祥等:薄带连铸AISI304不锈钢中铁素体行为 ·641· 态从细小的胞状晶转变为树枝晶生长.树枝晶区二 奥氏体,残留铁素体位于细小胞状奥氏体之间并 次枝晶间距为4~10um,平均为6um,根据Schubert 呈棒状分布,图中呈点簇状的残留铁素体是由于其 等@推荐的二次枝晶间距与冷却速率之间的关系 生长方向与观察面角度不同所致.图2(b)为薄带 式可估算出薄带树枝晶区的平均速率为246Ks1. 树枝晶区内的残留铁素体形貌,此时AISI304不锈 薄带中心区域为近球形和蔷薇形的等轴晶组 钢的初始凝固相为δ铁素体,残留铁素体位于先析 织,其厚度大约为0.3~0.5mm.在双辊薄带连铸过 8铁素体枝晶的一次和二次枝晶干,呈鱼骨状分布, 程中,由于双辊的转动及凝固前沿钢液的相对流动 这主要是以枝品方式生长的先析δ铁素体向奥氏体 速度较大,致使在树枝晶凝固前沿存在大量的游离 转变不完全所致.图2(©)为过渡晶区的残留铁素 晶核;当薄带离开双辊啮合点后,薄带表面的传热系 体形貌,其同时具有树枝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内残 数突然降低抑制了枝晶凝固界面的生长),从而促 留铁素体的形貌特征.图2(d)为中心等轴晶区内 使钢液中细小游离晶核的择优生长,形成中心等轴晶。 的残留铁素体形貌,呈弯曲树枝状分布,且中心区域 2.2AISI304不锈钢薄带中残留铁素体形貌特征 残留铁素体较树枝晶区粗大,这是由于凝固前沿先 薄带断面上不同位置的残留铁素体形貌如图2 析8铁素体在离开啮合点后的长大速度随着薄带中 所示.图2(a)为薄带表层区域的残留铁素体形貌, 心温度逐渐降低而变缓,铁素体向奥氏体扩散转变 由于薄带的表层冷却速度快,其初始凝固相为亚稳 速度变慢所致. a 50m 50m 50m 50m 图2不锈钢薄带中残留铁素体形貌.(a)胞状品区:(b)树枝品区:(c)过渡区:(d)中心等轴晶区 Fig.2 Morphology of retained ferrite in the stainless strip:(a)cellular crystal zone:(b)columnar dendrite zone:(c)transitional zone:(d)cen- tral equiaxed grain zone 图3为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的不锈钢薄带中残 的结晶组织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4(a)所示,不同 留铁素体形貌.在透射电镜下不锈钢薄带中残留铁 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晶粒取向.由此可见在薄带的中 素体形貌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棒状,另外一种呈骨头 心区域存在很多小角度品界,薄带中心区域发生了 状.观察结果与Hunter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明显的塑性变形,表明薄带在铸辊啮合点处受到了 2.3残留铁素体数量 一定的铸轧变形.图4(b)为残留铁素体(bcc结构) 为了定量地研究AISI304不锈钢薄带不同凝 的分布情况,其中白色为铁素体,红色为基体.在薄 固组织中残留铁素体的含量,采用电子背散射衍 带的树枝品区残留铁素体的含量相对较少,而在薄 射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两种检测手段对薄带不 带的中心区域其残留铁素体的含量明显增加 同凝固组织中的残留铁素体含量进行了定性和定 为了更清楚地显示薄带不同凝固组织中残留铁 量分析. 素体含量的差异,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薄带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对薄带中心区域 不同凝固组织中的相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如图5第 6 期 黄福祥等: 薄带连铸 AISI304 不锈钢中铁素体行为 态从细小的胞状晶转变为树枝晶生长. 树枝晶区二 次枝晶间距为4 ~ 10 μm,平均为6 μm,根据 Schubert 等[10]推荐的二次枝晶间距与冷却速率之间的关系 式可估算出薄带树枝晶区的平均速率为 246 K·s - 1 . 薄带中心区域为近球形和蔷薇形的等轴晶组 织,其厚度大约为 0. 3 ~ 0. 5 mm. 在双辊薄带连铸过 程中,由于双辊的转动及凝固前沿钢液的相对流动 速度较大,致使在树枝晶凝固前沿存在大量的游离 晶核; 当薄带离开双辊啮合点后,薄带表面的传热系 数突然降低抑制了枝晶凝固界面的生长[7],从而促 使钢液中细小游离晶核的择优生长,形成中心等轴晶. 2. 2 AISI304 不锈钢薄带中残留铁素体形貌特征 薄带断面上不同位置的残留铁素体形貌如图 2 所示. 图 2( a) 为薄带表层区域的残留铁素体形貌, 由于薄带的表层冷却速度快,其初始凝固相为亚稳 奥氏体[11],残留铁素体位于细小胞状奥氏体之间并 呈棒状分布,图中呈点簇状的残留铁素体是由于其 生长方向与观察面角度不同所致. 图 2( b) 为薄带 树枝晶区内的残留铁素体形貌,此时 AISI304 不锈 钢的初始凝固相为 δ 铁素体,残留铁素体位于先析 δ 铁素体枝晶的一次和二次枝晶干,呈鱼骨状分布, 这主要是以枝晶方式生长的先析 δ 铁素体向奥氏体 转变不完全所致. 图 2( c) 为过渡晶区的残留铁素 体形貌,其同时具有树枝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内残 留铁素体的形貌特征. 图 2( d) 为中心等轴晶区内 的残留铁素体形貌,呈弯曲树枝状分布,且中心区域 残留铁素体较树枝晶区粗大,这是由于凝固前沿先 析 δ 铁素体在离开啮合点后的长大速度随着薄带中 心温度逐渐降低而变缓,铁素体向奥氏体扩散转变 速度变慢所致. 图 2 不锈钢薄带中残留铁素体形貌 . ( a) 胞状晶区; ( b) 树枝晶区; ( c) 过渡区; ( d) 中心等轴晶区 Fig. 2 Morphology of retained ferrite in the stainless strip: ( a) cellular crystal zone; ( b) columnar dendrite zone; ( c) transitional zone; ( d) cen￾tral equiaxed grain zone 图 3 为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的不锈钢薄带中残 留铁素体形貌. 在透射电镜下不锈钢薄带中残留铁 素体形貌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棒状,另外一种呈骨头 状. 观察结果与 Hunter 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1]. 2. 3 残留铁素体数量 为了定量地研究 AISI304 不锈钢薄带不同凝 固组织中残留铁素体的含量,采用电子背散射衍 射分析及 X 射线衍射分析两种检测手段对薄带不 同凝固组织中的残留铁素体含量进行了定性和定 量分析.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对薄带中心区域 的结晶组织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 4( a) 所示,不同 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晶粒取向. 由此可见在薄带的中 心区域存在很多小角度晶界,薄带中心区域发生了 明显的塑性变形,表明薄带在铸辊啮合点处受到了 一定的铸轧变形. 图4( b) 为残留铁素体( bcc 结构) 的分布情况,其中白色为铁素体,红色为基体. 在薄 带的树枝晶区残留铁素体的含量相对较少,而在薄 带的中心区域其残留铁素体的含量明显增加. 为了更清楚地显示薄带不同凝固组织中残留铁 素体含量的差异,采用 X 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薄带 不同凝固组织中的相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如图 5 ·64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