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试卷代号:210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刑法学(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年7月 一、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B 2.B 3.D 4.CD 5.ABD 6.A 7.C 8.B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刑事责任 刑罚 10.从旧兼从轻原则 11.社会危害性 程度 12.单一(简单)客体 复杂客体 13.不能辨认 不能控制 14.公共利益 财产 15.特殊预防 一般预防 16.三个月 二年 17.累犯 18.5年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 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 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1.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2.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 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 427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刑法学 ( 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 年7 一、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3分,共 4分} 1. B 5.ABD 2. B 6. A 3. D 7. C 4.CD 8. B 二、填空题{每小题 2分,共 0分} 9. 任 刑 10. 兼从 1 1. 会危 性 程 12. 13. 不能 14. 利益 15. 特殊 16. 17. 18.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0分) 19. 事责任能 指行 事责 所必需 人具备 刑 法 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 直接故意 然或者可能发 社会 结果 并且希望这 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 犯罪 施犯 犯罪 22. 判处有期 上刑 刑罚 赦免 在 五 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四、简答题(每小题 0分,共 0分) 23. 犯罪 构成 行行 42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