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K=b 1-bL1 (4-4) 0.6h1 式中:L1一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一排桩的桩间净距(图3-53) 加—一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桩柱的计算埋入深度,可按下式计算,但h 值不得大于桩的入土深度(h),h1=3(d+1)m d一桩的直径,m: b一一根据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所验算的一排桩的桩数n而定的系数。 当n=1时b′=1,当n=2时b=06,当n=3时b=0.5,当n≥4时b=0.45。 但桩基础中每一排桩的计算总宽度mb不得大于(B'+1),当mb大于(B+1) 时,取(B'+1)。B'为边桩外侧边缘的距离。 当桩基础平面布置中,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每 排桩数不等,并且相邻桩中心距≥(b+1)时,可按 桩数最多一排桩计算其相互影响系数K值,并且各桩 可采用同一影响系数。 为了不致使计算宽度发生重叠现象,要求以上综 合计算得出的b1≤2b。 以上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理论和实践的根据也 是不够的,因此国内有些规范建议简化计算。圆形柱:中中中中 当d≤lm时,b1=0.9(1.5d+0.5);当d>1m时,b1=0.9 图4-4相互影响系数计算 (d+1)。方形桩:当边宽b≤1m时,b1=1.5b0.5:当边宽>1m时,b1=b+1。而 国外有些规范更为简单:柱桩及桩身尺寸直径0.8m以下的灌注桩,b=d+1(m); 其余类型及截面尺寸的桩,b1=1.54+0.5(m) (四)刚性桩与弹性桩 为计算方便起见,按照桩与土的相对刚度,将桩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 1.弹性桩 当桩的入土深度h>二时,这时桩的相对刚度小,必须考虑桩的实际刚度,6 图 4-4 相互影响系数计算 1 1 0.6 1 ' ' h b L K b  − = + (4-4) 式中:L1——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一排桩的桩间净距(图 3-53); h1——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桩柱的计算埋入深度,可按下式计算,但 h1 值不得大于桩的入土深度( h ),h1=3(d+1) m; d——桩的直径,m; b——根据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所验算的一排桩的桩数 n 而定的系数。 当 n =1 时 b =1,当 n =2 时 b =0.6,当 n =3 时 b =0.5,当 n ≥4 时 b =0.45。 但桩基础中每一排桩的计算总宽度 1 nb 不得大于( B +1),当 nb1 大于( B +1) 时,取( B +1)。 B 为边桩外侧边缘的距离。 当桩基础平面布置中,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每 排桩数不等,并且相邻桩中心距≥(b+1)时,可按 桩数最多一排桩计算其相互影响系数 K 值,并且各桩 可采用同一影响系数。 为了不致使计算宽度发生重叠现象,要求以上综 合计算得出的 b1≤2b。 以上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理论和实践的根据也 是不够的,因此国内有些规范建议简化计算。圆形桩: 当 d≤1m 时,b1=0.9(1.5d+0.5);当 d>1m 时,b1=0.9 (d+1)。方形桩:当边宽 b≤1m 时,b1=1.5b+0.5;当边宽>1m 时,b1=b+1。而 国外有些规范更为简单:柱桩及桩身尺寸直径 0.8m 以下的灌注桩,b1=d+1(m); 其余类型及截面尺寸的桩,b1=1.5d+0.5(m)。 (四)刚性桩与弹性桩 为计算方便起见,按照桩与土的相对刚度,将桩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 1.弹性桩 当桩的入土深度  2.5 h  时,这时桩的相对刚度小,必须考虑桩的实际刚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