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式中K一渗透系数(md); Q一出水量(m3d); s水位下降值(m) M一承压水含水层的厚度(m) H一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h一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的平均值(m) h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时的厚度(m) 过滤器的长度(m) 广抽水孔过滤器的半径(m); R一影响半径(m)。 2.当Q~s(或Mh2)关系曲线呈曲线时,采用插值法得出Q~s代数多项式,即 0+aO (6-15) 式中a1、a2an-待定系数。a1宜按均差表求得,可相应地将公式中的Q/s和公式中 的 以1/a代换,分别进行计算 3.当s/Q(或Mh2/Q)~Q关系曲线呈直线时,可采用作图截距法求出a后,按上 述方法计算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数 当利用观测孔中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若观测孔中的值s(或M2)在s( Mh2)~gr关系曲线上连成直线,可采用下列公式 1承压水完整孔:K 2mM(S1-S2) 2潜水完整孔:k=-9hm2 式中s、s2一在s~gr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 △h2、△h2一在△Mh2~gr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2) r、s2-在s(或Mh2)~gr关系曲线上纵坐标为s1、s2(或Ah2、Mh2)的两 点至抽水孔的距离(m) 三、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单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数 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利用抽水孔或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 渗透系数时,可采用下列公式 1.配线法 (1)承压水完整孔 Ms(6-14) 式中 K—渗透系数(m/d); Q—出水量(m3 /d); s—水位下降值(m); M—承压水含水层的厚度(m); H—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h —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的平均值(m); h—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时的厚度(m); l—过滤器的长度(m); r—抽水孔过滤器的半径(m); R—影响半径(m)。 2. 当 Q~s(或 2 h )关系曲线呈曲线时,采用插值法得出 Q~s 代数多项式,即: n s = a Q + a Q ++ anQ 2 1 2 (6-15) 式中 a1、a2……an—待定系数。a1 宜按均差表求得,可相应地将公式中的 Q/s 和公式中 的 2 2 H h Q − 以 1/ a1 代换,分别进行计算。 3. 当 s/Q (或 h /Q 2  )~Q 关系曲线呈直线时,可采用作图截距法求出 a1 后,按上 述方法计算。 二、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数 当利用观测孔中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若观测孔中的值 s(或 2 h )在 s(或 2 h )~ lg r 关系曲线上连成直线,可采用下列公式: 1.承压水完整孔: 1 2 1 2 ln 2 ( ) r r M s s Q K  − =  (6-16) 2.潜水完整孔: 1 2 2 2 2 1 ln ( ) r r h h Q K   −  =  (6-17) 式中 s1、s2 —在 s~ lg r 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 2 h1 、 2 h2 —在 2 h ~ lg r 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2); r1、s2 —在 s(或 2 h )~ lg r 关系曲线上纵坐标为 s1、s2(或 2 h1 、 2 h2 )的两 点至抽水孔的距离(m); 三、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单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数 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利用抽水孔或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 渗透系数时,可采用下列公式: 1. 配线法 (1)承压水完整孔: ( ) 0.08 W u Ms Q K = (6-18)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