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证,进一步提高了《山海经》的地理价值。 山经》 同时代而较迟于后者的另 部地理著作《禹贡》 ,也成书于 战国之世,全书以一千一百九十三个字概述了当时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内容 作者在最主要的“九州” 一章中,假托大禹治水所划分的政治疆界,而以天 然的山、河、海为标志,把全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粱、 雍九州 也就是九个区域。 每州分叙其山川、 湖泊 物立 交通及少 数民族居住的情况,还区分各州土壤的颜色、肥力以及田赋的等级 作者 取了有明显差异的区域对比的方法进行记述。如描述河、济之间的兖州植被 状况为“厥草惟繇,厥木为条”;济南淮北的徐州为“草木渐苞”;江淮之 间的扬州为“厥草惟天,厥木为乔” 。充分显示了黄、淮下游以至长江三角 从草木稀疏以至逐渐繁茂的自北而南自 然景 的变化情景 作者这一根 据自然地理特征分区的方法,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具有创造性的意义。 接着, “导山”和“导水”两音,根据山脉分布西高东低、西部集中东 部分散的特点,以及河流水系按先北后南,先上游后下游,先主流后支流的 顺序,依次描述。对长江流域的描写比较粗略,正说明当时以黄河流域为中 心的人们地理知识的局限性 最后 五服 章,以离京畿远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地带,事实上这只 是先秦时期学者的一种假想,有谓一服的距离为百里、五百里、以至千里, 实际上是不可能实行的。因为古代郡国疆土,莫不因山川形势犬牙交错,不 可能限定在纵横平直的规定距离之内。五服之说只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 展,人们 此而 生的在政治上统 的愿望 《禹贡》对历史地理现象的记录与考证, 已脱离《山海经》的原始形态 而更为完备,它是古代中国综合性地理著作的典范。这部古老的地理名著, 直至清代还一直被认为是夏禹时代的作品,后人为它注释的很多,如宋程大 昌《禹贡论》及《禹贡山川地理图》 傅寅《禹贡说断》等。但最享有盛名 的要算是清初的胡渭, 他所著《禹贡锥指》 (一 六卷) 七幅,完成于康熙四十 年(1702年),该书在前人注释《禹贡》的基础上 广泛征引,逐句加注,纠正前人注释中的某些谬误,并提出自己的创见。特 别是书中“导河”部分, “附论历代徙流” ,提出黄河五次大改道的论证 对后出研密黄河恋千中 的影响很大 ,这是一本对《禹贡》研究具有总结性的 著作。继后 乾嘉学者注释《禹贡》的又有徐 文靖《禹贡会笺 丁晏《再 贡锥指正误》、程瑶田《禹贡三江考》、晏斯盛《禹贡解》等,分别为《禹 贡锥指》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或校正,但对《禹贡》本身的注释,创见不多。 3.《管子·地员》篇 部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管子》一书中的《地员》篇 结了我国 古时期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对平原,丘陵和山地三种不同地带的土地与植 物生长的关系,作了比较与记述。并探讨了高山地带植物的垂直分布。它既 具有地理学的价值,又具有植物学的价值。被誉为我国最古的有关生态植物 学的论著四 4.《水经》和《水经注》 顾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估史拼》第一册 D夏纬英:《管子地员篇校释》,中华书局,1958年 证,进一步提高了《山海经》的地理价值。 2.《禹贡》 与《山经》同时代而较迟于后者的另一部地理著作《禹贡》,也成书于 战国之世③,全书以一千一百九十三个字概述了当时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内容。 作者在最主要的“九州”一章中,假托大禹治水所划分的政治疆界,而以天 然的山、河、海为标志,把全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粱、 雍九州,也就是九个区域。每州分叙其山川、湖泊、物产、贡赋、交通及少 数民族居住的情况,还区分各州土壤的颜色、肥力以及田赋的等级。作者采 取了有明显差异的区域对比的方法进行记述。如描述河、济之间的兖州植被 状况为“厥草惟繇,厥木为条”;济南淮北的徐州为“草木渐苞”;江淮之 间的扬州为“厥草惟夭,厥木为乔”。充分显示了黄、淮下游以至长江三角 洲,从草木稀疏以至逐渐繁茂的自北而南自然景观的变化情景。作者这一根 据自然地理特征分区的方法,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具有创造性的意义。 接着,“导山”和“导水”两章,根据山脉分布西高东低、西部集中东 部分散的特点,以及河流水系按先北后南,先上游后下游,先主流后支流的 顺序,依次描述。对长江流域的描写比较粗略,正说明当时以黄河流域为中 心的人们地理知识的局限性。 最后“五服”一章,以离京畿远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地带,事实上这只 是先秦时期学者的一种假想,有谓一服的距离为百里、五百里、以至千里, 实际上是不可能实行的。因为古代郡国疆土,莫不因山川形势犬牙交错,不 可能限定在纵横平直的规定距离之内。五服之说只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 展,人们由此而产生的在政治上统一的愿望。 《禹贡》对历史地理现象的记录与考证,已脱离《山海经》的原始形态 而更为完备,它是古代中国综合性地理著作的典范。这部古老的地理名著, 直至清代还一直被认为是夏禹时代的作品,后人为它注释的很多,如宋程大 昌《禹贡论》及《禹贡山川地理图》,傅寅《禹贡说断》等。但最享有盛名 的要算是清初的胡渭,他所著《禹贡锥指》二十卷(实二十六卷),图四十 七幅,完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该书在前人注释《禹贡》的基础上, 广泛征引,逐句加注,纠正前人注释中的某些谬误,并提出自己的创见。特 别是书中“导河”部分,“附论历代徙流”,提出黄河五次大改道的论证, 对后世研究黄河变迁史的影响很大。这是一本对《禹贡》研究具有总结性的 著作。继后,乾嘉学者注释《禹贡》的又有徐文靖《禹贡会笺》、丁晏《禹 贡锥指正误》、程瑶田《禹贡三江考》、晏斯盛《禹贡解》等,分别为《禹 贡锥指》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或校正,但对《禹贡》本身的注释,创见不多。 3.《管子·地员》篇 另一部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管子》一书中的《地员》篇,总结了我国远 古时期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对平原,丘陵和山地三种不同地带的土地与植 物生长的关系,作了比较与记述。并探讨了高山地带植物的垂直分布。它既 具有地理学的价值,又具有植物学的价值。被誉为我国最古的有关生态植物 学的论著①。 4.《水经》和《水经注》 ③ 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一册。 ① 夏纬英:《管子地员篇校释》,中华书局,1958 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