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38. 智能系统学报 第8卷 在不更换描述文件的情况下更改任务流程, WANG Bin,ZHANG Yun,WANG Xiaohong.Modeling re- 3)除起始任务、OR_join任务等少数内置任务 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workflow patterns based on Petri 外,所有任务类型都由用户定义并编写,任务管理系 nets[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2008,44 统只是按照前文所述的方式自动读取并管理任务的 (13):238-241. 执行流程同一任务类型可以被多次使用,也可以给 [7]VAN DER AALST W M P,TER HOFSTEDE A H M. 任务传递参数,使同一份任务代码完成不同的工作. YAWL:yet another workflow language R].Brisbane, 由于任务可重用,故已经存在的任务越完善,建模的 Australia: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3. [8]陈荣辉,陈新度,陈新基AND_OR图深度优先搜索的工 过程就越方便快捷。 作流模型验证[J].机电工程技术,2008,37(6):56-71. 4)基于任务工作流的系统只关注任务间的流 CHEN Ronghui,CHEN Xindu,CHEN Xin.Workflow mod- 程关系,对系统的应用范围并不做规定.但相对而 el verification based on AND_OR graph depth-first searching 言,此模型更适合宏观抽象的任务流程建模,在机器 [J].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人的自主智能尚不完善之时,将人类设计的抽象任 2008,37(6):56-71. 务转换为机器可以理解的方式。 [9]孙玲芳,方锦烽,汲铮,等.YAWL中OR_join任务使能判 断的改进及形式化说明[J刀.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 6结束语 学版,2007,21(5):64-68. 通过引入并改进工作流的相关理论,基于任务 SUN Lingfang,FANG Jinfeng,JI Zheng,et al.Improve- 工作流的模型不仅建模简单(可完全依赖图形描 ment in enabling of OR-join in yet another workflow lan- 述)、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模型能直接转化为规范 guage[J].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的文本描述供计算机读取,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任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7,21(5):64-68. [10]曹国荣,谭庆平,吴浩,等.规范流网中0R-join任务的语 务工作流对传统的工作流模型做了较多改进,在减 义及使能判定算法[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0,4 少了模型组成元素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表述能力, (6):542-551. 并以合理的方式弥补了理论上的不足.在此基础上 CAO Guorong,TAN Qingping,WU Hao,et al.Semantics 开发的水下机器人任务建模与管理系统已有实际使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R-join in regular flow nets[J]. 用的实例,其性能稳定可靠.随着机器人任务流程进 Journal of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步复杂化,专用的任务建模及管理系统必将发挥 2010,4(6):542-551. 愈发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鸿皓,男,1988年生,顶士研究 参考文献: 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下机器人控制软 [1]袁崇义.Peti网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件系统设计 2005 [2]邹海,边信黔,熊华胜.AUV控制系统规划层使命与任务 协调方法研究[J]机器人,2006,28(6):651-655, ZOU Hai,BIAN Xingian,XIONG Huasheng.Research on the mission and task coordination method of AUV control 姜大鹏,男,1981年生,讲师,硕士 system at planning layer[J].Robot,2006,28(6):651- 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水下 655. 机器人协同作业技术、智能水下机器人 [3]韩丽洁水下机器人任务规划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 技术 尔滨工程大学,2010:36-56. [4]VAN DER AALST W,VAN HEE K M.Workflow manage- ment:models,methods,and systems[M].Cambridge, USA:The MIT Press,2002. 庞永杰,男,1955年生,教授,博士 [5]张亮,姚淑珍.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式研究[J].计算 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水下机器 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12(1):54-58. 人技术、船舶操纵与控制技术.主持和 ZHANG Liang,YAO Shuzhen.Research on workflow pat- 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国 terns based on Petri netsJ.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国防科学技术 turing Systems,2006,12(1):54-58. 一、二、三等奖各1次,发表学术论文50 [6]王斌,章云,王晓红.基于Pti网的工作流模式建模及应 余篇 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13):238-241.在不更换描述文件的情况下更改任务流程. 3)除起始任务、OR_join 任务等少数内置任务 外ꎬ所有任务类型都由用户定义并编写ꎬ任务管理系 统只是按照前文所述的方式自动读取并管理任务的 执行流程.同一任务类型可以被多次使用ꎬ也可以给 任务传递参数ꎬ使同一份任务代码完成不同的工作. 由于任务可重用ꎬ故已经存在的任务越完善ꎬ建模的 过程就越方便快捷. 4)基于任务工作流的系统只关注任务间的流 程关系ꎬ对系统的应用范围并不做规定.但相对而 言ꎬ此模型更适合宏观抽象的任务流程建模ꎬ在机器 人的自主智能尚不完善之时ꎬ将人类设计的抽象任 务转换为机器可以理解的方式. 6 结束语 通过引入并改进工作流的相关理论ꎬ基于任务 工作流的模型不仅建模简单(可完全依赖图形描 述)、容易理解ꎬ更重要的是模型能直接转化为规范 的文本描述供计算机读取ꎬ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任 务工作流对传统的工作流模型做了较多改进ꎬ在减 少了模型组成元素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表述能力ꎬ 并以合理的方式弥补了理论上的不足.在此基础上 开发的水下机器人任务建模与管理系统已有实际使 用的实例ꎬ其性能稳定可靠.随着机器人任务流程进 一步复杂化ꎬ专用的任务建模及管理系统必将发挥 愈发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崇义.Petri 网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ꎬ 2005. [2]邹海ꎬ边信黔ꎬ熊华胜.AUV 控制系统规划层使命与任务 协调方法研究[J].机器人ꎬ 2006ꎬ 28(6): 651 ̄655. ZOU Haiꎬ BIAN Xinqianꎬ XIONG Huasheng. Research on the mission and task coordination method of AUV control system at planning layer [ J]. Robotꎬ 2006ꎬ 28 ( 6): 651 ̄ 655. [3]韩丽洁.水下机器人任务规划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 尔滨工程大学ꎬ 2010: 36 ̄56. [4]VAN DER AALST Wꎬ VAN HEE K M. Workflow manage ̄ ment: modelsꎬ methodsꎬ and systems [ M]. Cambridgeꎬ USA: The MIT Pressꎬ 2002. [5]张亮ꎬ姚淑珍.基于 Petri 网的工作流模式研究[ J].计算 机集成制造系统ꎬ 2006ꎬ 12(1): 54 ̄58. ZHANG Liangꎬ YAO Shuzhen. Research on workflow pat ̄ terns based on Petri nets[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 ̄ turing Systemsꎬ 2006ꎬ 12(1): 54 ̄58. [6]王斌ꎬ章云ꎬ王晓红.基于 Petri 网的工作流模式建模及应 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ꎬ 2008ꎬ 44(13): 238 ̄241. WANG Binꎬ ZHANG Yunꎬ WANG Xiaohong. Modeling re ̄ 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workflow patterns based on Petri nets[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ꎬ 2008ꎬ 44 (13): 238 ̄241. [7] VAN DER AALST W M Pꎬ TER HOFSTEDE A H M. YAWL: yet another workflow language [ R]. Brisbaneꎬ Australia: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ꎬ 2003. [8]陈荣辉ꎬ陈新度ꎬ陈新.基 AND_OR 图深度优先搜索的工 作流模型验证[J].机电工程技术ꎬ 2008ꎬ 37(6): 56 ̄71. CHEN Ronghuiꎬ CHEN Xinduꎬ CHEN Xin. Workflow mod ̄ el verification based on AND_OR graph depth ̄first searching [ J ].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ꎬ 2008ꎬ 37(6): 56 ̄71. [9]孙玲芳ꎬ方锦烽ꎬ汲铮ꎬ等.YAWL 中 OR_join 任务使能判 断的改进及形式化说明[ 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ꎬ 2007ꎬ 21(5): 64 ̄68. SUN Lingfangꎬ FANG Jinfengꎬ JI Zhengꎬ et al. Improve ̄ ment in enabling of OR ̄join in yet another workflow lan ̄ guage [ J ].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ꎬ 2007ꎬ 21(5): 64 ̄68. [10]曹国荣ꎬ谭庆平ꎬ吴浩ꎬ等.规范流网中 OR ̄join 任务的语 义及使能判定算法[ J].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ꎬ 2010ꎬ 4 (6): 542 ̄551. CAO Guorongꎬ TAN Qingpingꎬ WU Haoꎬ et al. Semantic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R ̄join in regular flow nets[J]. Journal of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 2010ꎬ 4(6): 542 ̄551. 作者简介: 张鸿皓ꎬ男ꎬ1988 年生ꎬ硕士研究 生ꎬ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下机器人控制软 件系统设计. 姜大鹏ꎬ男ꎬ1981 年生ꎬ讲师ꎬ硕士 生导师ꎬ博士ꎬ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水下 机器人协同作业技术、智能水下机器人 技术. 庞永杰ꎬ男ꎬ1955 年生ꎬ教授ꎬ博士 生导师ꎬ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水下机器 人技术、船舶操纵与控制技术.主持和 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ꎬ曾获国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ꎬ国防科学技术 一、二、三等奖各 1 次ꎬ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 􀅰438􀅰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第 8 卷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