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Vol.20 No.3 曹兵等:预形变量对再结晶晶界反常硼偏聚的彭响 ·267· 间1的软化率,再由此曲线估算再结晶程度, 对样品进行一次压缩变形后,根据上面已测得的软化率和时间关系曲线,选取不同的保 温时间,然后分别采用空冷和水淬方法取得中间试样.试样水淬目的是为了较好地显示再结 晶时硼的实际分布情况.所取试样沿横向中间切开,按金相程序热镶,抛光;部分留做金相观 察,另一部分用PTA方法观察硼的分布情况. 硼的径迹显微照相(PTA)技术利用同位素"B与热中子发生核反应,反应产物α粒子和 Lⅰ粒子在特殊固体探测膜上产生损伤,从而反映出试样表面上B分布.采用三酯酸纤维作 探测膜,中子辐照的积分通量是5×10+个/cm2. 2实验结果 2.1不同量预应变后高温再结晶测定 二次压缩法测定Fe-30%Ni合金在1000℃下,热变形10%和40%后的软化率曲线,如图 1.其中ε=20%时的有关数据及硼分布试样的统计工作引自相同合金的崔怀洋博士论文. 100 100 801 80H 40% 20%●/ /0 10% 40% 20% 60 10% 40 40 20 20 0 10 100 1000 0.1 10 1001000 s 图1不同变形量下的软化率曲线 图2不同变形量下的再结晶曲线 (由图1曲线估算) 由于软化率曲线的变化是材料中回复和再结晶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较多工作表明,高 温变形后回复过程大体上早于再结晶.本文按文献[1]的方法,回复软化取10%进行估算.从 10%到95%的软化过程主要是由再结晶而引起的.由软化率曲线(图1)估算的再结晶比率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从图可见,F-30%N合金再结晶是一个典型的扩散型相变过程, 形变量不同对再结晶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形变量越大,再结晶过程越长, 2.2不同预变形后再结晶过程及硼分布变化 (1)水淬试样.图3及图4分别给出1000℃下预应变40%和10%后保温不同时间试样中 再结晶及硼分布状态.由图可见,由于Gleeble试样过大,因此尽管保温不同时间后用水淬快 速冷却,但并不能完全抑制冷却过程中硼的非平衡偏聚(类似合金的已有工作表明,1000℃ 保温后,快速冰盐水淬时,晶界上看不到硼偏聚).图3(40%变形后已有少量再结晶)及图 4妇(10%变形后未开始再结晶)为水淬试样硼分布,这时可以看到在原始晶界上仍显示有少量 需偏聚.这种冷却时产生的少量非平衡偏聚犹如背底,会叠加在所有晶界的总偏聚上·但实验 看到的另一明显特征是,随着再结晶开始,新生再结晶晶粒与原始变形晶粒之间晶界上的硼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