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答: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建造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优质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可划分为以下3个部分: (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2)环境改良工程,(3)食物链工程。 2简述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森林经营的区别。 答:()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是以林地为对象。而林业生态工程以包含多种地类的区域(或流域为对 象。造林与森林经营的目的在设计、建造与调控人工的或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 的是设计、建造与调控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在设汁、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而林业生态工程主要关心整 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物流与能量流。 (③)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 而林业生态工程的日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 续经营。 (4)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的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 措施,而林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土地上采用综合措施。 3简述林业生态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1)林业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2)林业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3) 林业生态工程是生物能源的主体 4简述林业生态区划原则, 答:①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原则②综合性原则③主导因素原则④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整治相一致 的原则。 5简述产生胁地的原因。 答:①林带树木根系向两侧延伸,夺取一部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水分和养分:②林带遮荫,影响 力林带附近作物的光照时间和受光量,尤其在有灌溉条件、水肥管理好的农田,林带遮荫成为胁地的 主要原因。 大论述题(15分) 试述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步骤。 答:1.规划设计区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1)图面资料(②自然条件(气象、地貌、水文、土壤、植被 等方面)(3)社会经济情况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在规划设计之前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该地区或流域的土地资 源及利用情况,对现有土地资源利用作一个全面的诊断,明确不同地类、地块的质量优劣。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 (2)士地利用现状分析:A土地利用结构分析,B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C水士流失治理与生态环 境建设需求分析 (3)士地质量评价1 答: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建造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优质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可划分为以下 3 个部分: (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2)环境改良工程,(3)食物链工程。 2 简述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森林经营的区别。 答: (1)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是以林地为对象。而林业生态工程以包含多种地类的区域(或流域)为对 象。造林与森林经营的目的在设计、建造与调控人工的或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 的是设计、建造与调控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在设汁、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而林业生态工程主要关心整 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物流与能量流。 (3)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 而林业生态工程的日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 续经营。 (4)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的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 措施,而林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土地上采用综合措施。 3 简述林业生态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1)林业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2)林业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3) 林业生态工程是生物能源的主体。 4 简述林业生态区划原则。 答:①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原则 ②综合性原则 ③主导因素原则 ④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整治相一致 的原则。 5 简述产生胁地的原因。 答:①林带树木根系向两侧延伸,夺取一部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水分和养分;②林带遮荫,影响 力林带附近作物的光照时间和受光量,尤其在有灌溉条件、水肥管理好的农田,林带遮荫成为胁地的 主要原因。 六 论述题(15 分) 试述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步骤。 答:1. 规划设计区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 (1)图面资料 (2)自然条件(气象、地貌、水文、土壤、植被 等方面)(3)社会经济情况 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在规划设计之前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该地区或流域的土地资 源及利用情况,对现有土地资源利用作一个全面的诊断,明确不同地类、地块的质量优劣。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A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B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C 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 境建设需求分析 (3)土地质量评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