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9、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语义连贯。(2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 受来的咖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逐拜蒙母, 结友而别。 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13、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见往事耳( ②即更刮目相待( 10、名著阅读积累。(2分) ③及鲁肃过寻阳( 《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 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1)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l1、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分) 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怪不好意思 15、课文内容理解。(6分) (1)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1)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怎样说 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诗歌欣赏(2分) 目的: (2)文中 句话表现了吕蒙因“学”而使他 1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的才略大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1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3)本文主要通过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吕蒙是 、A.首句的“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何人所吹,从何处来的意思(3分) 6、比较我们以往所学的仲永与本文的吕蒙,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 句“满洛城”是说笛声高亢嘹亮,加上春风助力,全城都听到了 B.第三句不说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曲》,而说在曲中听到了折柳,这个“折 柳”代表了送别的场景,能唤起听者一连串的记忆,为下句铺垫 现代文阅读(25分) C.“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激起思乡只情的,不(一)阅读《最后一课》节选,完成17—22题。(15分) 正是诗人自己吗?此句以反问出现,正反映了这种怀乡感情的强烈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 魅力 D.此诗着重是在以听众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的艺术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 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 (二)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13-16题。(17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 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7) 卒之为众人, 。 9、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 语义连贯。(2 分) 朋 友 , 你 会 微 笑 吗 ? 微 笑 是 一 杯 浓 浓 的 咖 啡, , ,微笑是一曲 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10、名著阅读积累。(2 分) 《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 它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 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11、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 分) 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 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怪不好意思。 ⑴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⑵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怎样说: 二.古诗文阅读(共 19 分) (一)诗歌欣赏(2 分) 1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首句的“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何人所吹,从何处来的意思。 第二句“满洛城”是说笛声高亢嘹亮,加上春风助力,全城都听到了。 B.第三句不说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曲》,而说在曲中听到了折柳,这个“折 柳”代表了送别的场景,能唤起听者一连串的记忆,为下句铺垫。 C.“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激起思乡只情的,不 正是诗人自己吗?此句以反问出现,正反映了这种怀乡感情的强烈。 D.此诗着重是在以听众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的艺术 魅力。 (二)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 13--16 题。(17 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13、解释加点的词(4 分) ① 见.往事耳( ) ② 即更.刮目相待( ) ③ 及.鲁肃过.寻阳( )( ) 1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5、课文内容理解。(6 分) (1)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 分) 原因: 目的: (2)文中 一句话表现了吕蒙因“学”而使他 的才略大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1 分) (3)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___________ _______ __;吕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6、比较我们以往所学的仲永与本文的吕蒙,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 (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阅读《最后一课》节选,完成 17——22 题。(15 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 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 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 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 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