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泰山医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申报 教案 姓名 学年第一学期 时 节次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Ⅱ 授课专业及层次2010级药学、临床药学 本科 授课内容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结构 而占 紫外可见分光度法基本原理 难点 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于紫外吸收带关系 自学内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常用术语、偏离Lambert-Beer定律因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使用数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物理化学、无机化学 教学法讲授、启发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第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第一节紫外可见吸收光请的基本概念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200-400紫外区、400-800可见区)分子吸收光请的分析方法 光度法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 紫外可见吸收光请属于分子光请中的电子光请。 、跃迁类型(主婴是有机化合物) 紫外可见吸收光请法研究分子中价电子在不同的分子轨道之间跃迁的能量关系。分子中 的价电子有处于。轨道上的σ电子,π轨道上的π电子和未参与成键而仍处于原子轨道中 的电子。分子轨道就有。成键轨道、·反键轨道、π成键轨道、π反键轨道和非键轨道 三种电子的能级高低顺序是:(o)<(π)〈()〈(π)〈(o) 1、。→。跃迁:处于。成键轨道上的电子吸收光能后跃迁到。反键轨道。饱和烃中电 子跃迁均为此类型,吸收波长小于200mm,一般不讨论此跃迁。 2、π→π‘跃迁:处于π成键轨道上的电子吸收光能后跃迁到π反键轨道。不饱和烃中 电子跃迁均为此类型,孤立的π→π'跃迁吸收波长在200m左右,共轭的π→π'跃迁 吸收波长)200nm,月强度大。(最有用的吸收光沸) 3、”→π跃迁:含有杂原子(O、S、N、P和卤素原子)不饱和基团,其非键轨道中的 孤对电子吸收光能后跃迁到π反键轨道。丽、醛、羧酸、酯电子跃迁均为此类型,吸收波 长一般在200-400mm,强度小。(最有用的吸收光谱)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