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表现了中国人民 的雄心壮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将使我国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长足发展和提高,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 和国家的世界地位 (2)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证明洗怪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它将向世界表明:走建设中国特色计 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惟一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 景 (3)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将加快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1世纪中叶,中国成 为中等发达国家,必将极大的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我国同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相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然还 不算高,但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因此,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就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对人类的贡献将会更 多、更大一些。这不但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表明,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为现代化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 方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由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邓小平规划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在上 个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奔小康的目标。到上个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宏伟目标。 1.总体小康的内涵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形像地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 路目标。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时,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概念。他还指出:我们社 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则进一步对小康目标做了如下论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 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 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实现小康是逐渐推进的,不可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 刻表。到20世纪末,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温饱问题基本解 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达到小康;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过渡 小康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从温饱发展到富裕的一个历史阶段。达到小康,进入小康社会发展阶段与 邓小平确立的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江泽民同志把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 第二步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小阶段,并提出中国进入“总体小康”以后再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这一思想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理论,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愿望,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 斗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利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 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果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 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的 发展制约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 完蕾,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党的十六大认为要螺决上述前进中的问 因此,我们目前所达到的只是总体小康而非全面小康。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4、“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表现了中国人民 的雄心壮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将使我国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长足发展和提高,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 和国家的世界地位。 (2)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证明选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它将向世界表明:走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惟一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 景。 (3)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将加快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1世纪中叶,中国成 为中等发达国家,必将极大的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我国同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相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然还 不算高,但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因此,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就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对人类的贡献将会更 多、更大一些。这不但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表明,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为现代化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 方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由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邓小平规划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在上 个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奔小康的目标。到上个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宏伟目标。 1、总体小康的内涵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形象地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 略目标。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时,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概念。他还指出:我们社 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则进一步对小康目标做了如下论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 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 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实现小康是逐渐推进的,不可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 刻表。到20世纪末,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温饱问题基本解 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达到小康;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过渡。 小康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从温饱发展到富裕的一个历史阶段。达到小康,进入小康社会发展阶段与 邓小平确立的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江泽民同志把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 第二步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小阶段,并提出中国进入“总体小康”以后再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这一思想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理论,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愿望,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 斗。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 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果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 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的 发展制约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 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党的十六大认为要解决上述前进中的问 题, 因此,我们目前所达到的只是总体小康而非全面小康。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