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00* 工程科学学报,第37卷,第4期 CO,排放被广泛认为是影响全球变暖的主要原 艺.在二维多相流模型研究方面,Austin等通过二 因,降低碳耗、减少碳排放成为全球研究的主题.钢铁 维数学模型研究了多种炉顶煤气循环策略对高炉运行 工业消耗的能源以碳质资源为主,中国钢铁工业能耗 特性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到氧气喷吹的影响.由于炉 占全国总能耗的17%0,其中炼铁工序的能耗占钢铁 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炼铁工艺在风口处采用氧气代替 流程总能耗的60%以上☒,因此降低炼铁工序的碳耗 空气,并在下部风口和炉身区分别喷入脱除部分C02 对于减少我国的C0,排放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近60多 后的循环煤气,因此氧气和循环煤气的影响是其工艺 年的技术发展,高炉炼铁系统通过提高焦炭和烧结矿 模型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之前的一维、二维动力学 质量,采用富氧鼓风、粉煤和天然气喷吹等方法,已经 模型在分析氧气高炉工艺时,仅把循环煤气性质作为 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并使得碳耗由之前的1000kg· 边界条件给定,没有考虑炉外煤气分离、预热以及外供 降到486kg11园.要想进一步降低高炉炼铁的碳 的平衡计算,这样的模拟结果无法真实描述氧气高炉 耗,减少C0,排放,需要突破传统高炉工艺的束缚,发 本体运行与炉外循环煤气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展新的炼铁工艺 本文旨在建立高炉一维气固换热和反应动力学模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是用氧气取代预热空气鼓 型,并结合氧气鼓风条件下的煤粉燃烧和炉顶煤气的 风操作,并将高炉煤气脱除C0,后返回高炉利用的炼 C0,脱除及加热过程能质平衡计算,分别研究氧气鼓 铁工艺,目前已发展出了多种工艺流程4-.2004年 风和煤气循环对炉内运行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 欧盟制订并实施“超低C0,排放的钢铁生产技术”计划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的关键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ULCOS),其中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炼铁是其重点 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已完成8m实验高炉原理示范, 1 数学模型 取得碳排放减少24%的效果.炉项煤气循环氧气高 1.1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炉技术相对于传统高炉可以减少能耗15%~30%[0,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炉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 降低C0,排放25%~60%四,提高生产率1/3~2 括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矿石和焦炭由炉顶 倍切,其中炉顶煤气经脱除C0,后的循环利用对该技 加入,矿石经过还原和软融最终转化为铁水和炉渣:氧 术作用显著,可以提高生产率25%,降低燃料比 气鼓风、煤粉和循环煤气由下排风口喷入,经风口回旋 209%☒ 区燃烧反应后形成一次煤气进入炉内,在炉内与固/熔 数学模型实验方法是研究高炉工艺的重要手段. 体物料发生反应后形成炉顶煤气排出.炉顶煤气循环 高炉数学模型主要有零维热化学平衡模型,一维反应 氧气高炉炼铁的主要操作特征有:(1)氧气代替传统 动力学模型和二维、三维多相流模型.在热化学平衡 的热风;(2)大量喷吹煤粉:(3)炉顶煤气经脱除C0, 模型方面,秦民生等四通过热化学模型与动力学模型 处理后喷入高炉循环利用.氧气高炉模型计算区域为 的联合求解,全面解析了全氧高炉炼铁新工艺(FBOF) 炉缸风口处至炉身料线处如图1所示.针对氧气高炉 的工作状态;高征铠和Sommerville同通过传统热化学 矿石 平衡模型对煤粉熔剂复合喷吹氧气高炉工艺(OCF)进 焦炭 炉项煤气 炉顶煤气外供 行理论研究:韩毅华等通过综合考虑高炉上部空区 热平衡、化学平衡和炉身效率,建立炉顶煤气循环氧气 料线处 炉顶煤气炉顶煤气 HO 鼓风高炉综合数学模型,研究重要工艺参数的变化规 (加热) (循环 固相 律;Danloy等u对欧盟的ULCOS高炉,设计了不同的 氧气高炉流程,并通过热平衡计算分析了不同流程的 CO脱除 1C0 工艺特点和节碳情况.零维热化学平衡模型忽略了高 1身 系统 气相 炉轴向流量、含量、压力和温度分布变化对炉内传热与 上循环 上循环 反应的影响,无法分析炉身处喷入循环煤气对全炉运 煤气处 煤气 行工况的作用 加热炉 在一维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方面,Matsuura等时 风口气相 针对NKK公司的实验氧气高炉建立了一维动力学模 燃烧区 下循环 ,烟气N 型,并对氧气高炉运行条件进行预测分析,但该模型没 煤气 有实现循环煤气系统的耦合计算,循环煤气只作为入 风口处煤粉 氧气鼓风 口条件;Yamaoka和Kamei建立了氧气高炉的一维 固相 模型,并搭建了小型实验高炉来验证模型,但该模型没 图1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结构示意图 有循环煤气的喷入,只研究了纯氧喷吹的氧气高炉工 Fig.I Schematie profile of the oxygen blast furnace with top gas re- eyeling工程科学学报,第 37 卷,第 4 期 CO2 排放被广泛认为是影响全球变暖的主要原 因,降低碳耗、减少碳排放成为全球研究的主题. 钢铁 工业消耗的能源以碳质资源为主,中国钢铁工业能耗 占全国总能耗的 17%[1],其中炼铁工序的能耗占钢铁 流程总能耗的 60% 以上[2],因此降低炼铁工序的碳耗 对于减少我国的 CO2排放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近60 多 年的技术发展,高炉炼铁系统通过提高焦炭和烧结矿 质量,采用富氧鼓风、粉煤和天然气喷吹等方法,已经 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并使得碳耗由之前的 1000 kg· t - 1降到 486 kg·t - 1[3]. 要想进一步降低高炉炼铁的碳 耗,减少 CO2排放,需要突破传统高炉工艺的束缚,发 展新的炼铁工艺.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是用氧气取代预热空气鼓 风操作,并将高炉煤气脱除 CO2后返回高炉利用的炼 铁工艺,目前已发展出了多种工艺流程[4 - 8]. 2004 年 欧盟制订并实施“超低 CO2排放的钢铁生产技术”计划 ( ULCOS) ,其中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炼铁是其重点 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已完成 8 m3 实验高炉原理示范, 取得碳排放减少 24% 的效果[9].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 炉技术相对于传统高炉可以减少能耗 15% ~ 30%[10], 降低 CO2 排放 25% ~ 60%[11],提 高 生 产 率 1 /3 ~ 2 倍[7],其中炉顶煤气经脱除 CO2后的循环利用对该技 术作用 显 著,可 以 提 高 生 产 率 25% ,降 低 燃 料 比 20%[12]. 数学模型实验方法是研究高炉工艺的重要手段. 高炉数学模型主要有零维热化学平衡模型,一维反应 动力学模型和二维、三维多相流模型. 在热化学平衡 模型方面,秦民生等[13]通过热化学模型与动力学模型 的联合求解,全面解析了全氧高炉炼铁新工艺( FBOF) 的工作状态; 高征铠和 Sommerville[5]通过传统热化学 平衡模型对煤粉熔剂复合喷吹氧气高炉工艺( OCF) 进 行理论研究; 韩毅华等[14]通过综合考虑高炉上部空区 热平衡、化学平衡和炉身效率,建立炉顶煤气循环氧气 鼓风高炉综合数学模型,研究重要工艺参数的变化规 律; Danloy 等[11]对欧盟的 ULCOS 高炉,设计了不同的 氧气高炉流程,并通过热平衡计算分析了不同流程的 工艺特点和节碳情况. 零维热化学平衡模型忽略了高 炉轴向流量、含量、压力和温度分布变化对炉内传热与 反应的影响,无法分析炉身处喷入循环煤气对全炉运 行工况的作用. 在一维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方面,Matsuura 等[15] 针对 NKK 公司的实验氧气高炉建立了一维动力学模 型,并对氧气高炉运行条件进行预测分析,但该模型没 有实现循环煤气系统的耦合计算,循环煤气只作为入 口条件; Yamaoka 和 Kamei[16]建立了氧气高炉的一维 模型,并搭建了小型实验高炉来验证模型,但该模型没 有循环煤气的喷入,只研究了纯氧喷吹的氧气高炉工 艺. 在二维多相流模型研究方面,Austin 等[11]通过二 维数学模型研究了多种炉顶煤气循环策略对高炉运行 特性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到氧气喷吹的影响. 由于炉 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炼铁工艺在风口处采用氧气代替 空气,并在下部风口和炉身区分别喷入脱除部分 CO2 后的循环煤气,因此氧气和循环煤气的影响是其工艺 模型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 之前的一维、二维动力学 模型在分析氧气高炉工艺时,仅把循环煤气性质作为 边界条件给定,没有考虑炉外煤气分离、预热以及外供 的平衡计算,这样的模拟结果无法真实描述氧气高炉 本体运行与炉外循环煤气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文旨在建立高炉一维气固换热和反应动力学模 型,并结合氧气鼓风条件下的煤粉燃烧和炉顶煤气的 CO2脱除及加热过程能质平衡计算,分别研究氧气鼓 风和煤气循环对炉内运行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的关键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1 数学模型 图 1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结构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profile of the oxygen blast furnace with top gas re￾cycling 1. 1 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炉体结构如图 1 所示,包 括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 矿石和焦炭由炉顶 加入,矿石经过还原和软融最终转化为铁水和炉渣; 氧 气鼓风、煤粉和循环煤气由下排风口喷入,经风口回旋 区燃烧反应后形成一次煤气进入炉内,在炉内与固/熔 体物料发生反应后形成炉顶煤气排出. 炉顶煤气循环 氧气高炉炼铁的主要操作特征有: ( 1) 氧气代替传统 的热风; ( 2) 大量喷吹煤粉; ( 3) 炉顶煤气经脱除 CO2 处理后喷入高炉循环利用. 氧气高炉模型计算区域为 炉缸风口处至炉身料线处如图 1 所示. 针对氧气高炉 · 005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