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题。 了解:相、相变的概念及特点。 理解:蒸发、沸腾、凝结的规律;饱和蒸汽压的特性 真实气体等温线。 2 掌握:气液等温相变规律。 了解:固一液、固一汽相变。 理解:单元系一级相变的普遍特征。 2 掌握:摩尔熔解热、摩尔升华热公式。 10小结与讲解(2)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习题讨论与思考到析为辅。 2、鼓励学生上网学习。 五、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构成 评分依据 占总成绩 (均为100分制) 的比重 闭卷,是对热学课程内容的全面考查,主要包括选择 期末考试 题、判断题、填空题、证明题与计算题,时间为120 80% 分钟 考勤、课堂表现、 考勤及课堂表现计10分,缺课一次扣1分;作业计10 作业 20% 分,缺一次扣1分。 六、选用教材 秦允豪.普通物理学教程热学(第三版),高等教有出版社,2011 七、参考资料 1.散学参考书: 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赵凯华罗蔚菌.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朱晓东.交叉学科物理学教程热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6 题。 了解:相、相变的概念及特点。 理解:蒸发、沸腾、凝结的规律;饱和蒸汽压的特性; 真实气体等温线。 掌握:气液等温相变规律。 2 了解:固-液、固-汽相变。 理解:单元系一级相变的普遍特征。 掌握:摩尔熔解热、摩尔升华热公式。 2 10 小结与讲解(2) 2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习题讨论与思考剖析为辅。 2、鼓励学生上网学习。 五、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 六、选用教材 秦允豪.普通物理学教程 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七、参考资料 1.教学参考书: 李椿 章立源 钱尚武.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赵凯华 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 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朱晓东.交叉学科物理学教程 热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考核环节构成 (均为 100 分制) 评分依据 占总成绩 的比重 期末考试 闭卷,是对热学课程内容的全面考查,主要包括选择 题、判断题、填空题、证明题与计算题,时间为 120 分钟 80% 考勤、课堂表现、 作业 考勤及课堂表现计 10 分,缺课一次扣 1 分;作业计 10 分,缺一次扣 1 分。 2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