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法的实质,就是始终把民族问题和革命前途联系起来。”并多次指出:民族问题是革命发展总 问题的一部分,是“改造现存制度总问题的一部分”。 中国共立背一贯坚持品周马古思主义关干民族问顺是补会苗合和补会发居总问题的一都 分的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胡锦涛:“我 国的民族问颜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2)杜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民族问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放到重要位晋 上,提出理论,制订政策,进行实践,寻求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 随着中国革命任务转变到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上来,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也随之转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沉痛 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后,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正确 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了21世纪。2002年 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指导原则,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 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推动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 小康社会建设稳步地迈向新世纪新阶段。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与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邓小平的补会主义本质理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立力”是补会主义补会存在的基础和 前提:“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与一切私有制社会的根本区别,是实现最终目 标的手段:“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④杜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民族问题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 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过 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 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为了搞建设,需要实行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 是对外开放。” 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和汉族地区一样,在 部分地区实行政企分开,改变人民公社体制,发展乡镇企业,然后逐步推广成为普通经济形 式。第二阶段,从1985年开始,以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为主要标志,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使之进入流通领域,发展乡镇企业,并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向深层次推进。 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以前是试探阶段,主要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 权和政企分开: 从1984年以后,则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从微观机制到宏观体制,从生产流通到分配制 度,进行全面改革。主要是: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和劳 15 15 法的实质,就是始终把民族问题和革命前途联系起来。”并多次指出:民族问题是革命发展总 问题的一部分,是“改造现存制度总问题的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 分的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胡锦涛:“我 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2)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民族问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放到重要位置 上,提出理论,制订政策,进行实践,寻求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 随着中国革命任务转变到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上来,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也随之转变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邓小平同志在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沉痛 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 1997 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 以后,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正确 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了 21 世纪。2002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指导原则,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 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推动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 小康社会建设稳步地迈向新世纪新阶段。 (3)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与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基础和 前提;“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与一切私有制社会的根本区别,是实现最终目 标的手段;“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4) 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民族问题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 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过 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 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为了搞建设,需要实行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 是对外开放。” 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从 1979 年到 1984 年,和汉族地区一样,在 部分地区实行政企分开,改变人民公社体制,发展乡镇企业,然后逐步推广成为普通经济形 式。第二阶段,从 1985 年开始,以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为主要标志,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使之进入流通领域,发展乡镇企业,并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向深层次推进。 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 年以前是试探阶段,主要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 权和政企分开; 从 1984 年以后,则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从微观机制到宏观体制,从生产流通到分配制 度,进行全面改革。主要是: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和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