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电流参考方向设为“非关联方向”,非关联就是电流由电压低极性端流入,由电压高极性端流 出的参考方向,非关联方向下元件发出功率。 (4)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路中两点从高到低的方向规定为电压的实 际方向。有了实际方向为什么还要引入参考方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和联系,这是学习 时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即指它们的真实方向,是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指电路图上标 示的电压、电流的箭头方向,是人为任意假定的。分析和计算电路时,常常无法正确判断出电 压、电流的真实方向,因此按照人们的主观想象,在电路图中标出一个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 这就是参考方向。电路图中的参考方向一但标定,在整个电路分析计算过程中就不容改变。参 考方向提供了电压、电流方程式中各量前面正、负号确定的依据。对方程求解的结果,若电压、 电流得正值,说明标定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相符:若方程求解的结 果是负值,则说明假定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参考方向的概念十分重要,如果在计算电路时不标示电压、电流的 参考方向,显然,方程式中各量的正、负就无法确定。本章强调了电路响应的“参考方向”在 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 (1)如图1.3(a)所示,若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W,电压U=5V,求电流l。 元母 (a)关联参考方向 (b)非关联参考方向 图1.3电压、电流参考方向 解析:图1.3(a中元件两端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显然是假想为一个负载。关联 参考方向下 4A 电流得负值,说明通过元件中的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因此该元件实际上是 个电源。 (2)如图1.3(b)所示,若已知元件中通过的电流l=-100A,元件两端电压L=10V,求 电功率P,并说明该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解析:图1.3(b)中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显然是 把元件假想为一个电源,因此元件发出的功率为 P"=U=10×(-100)=-1000W 元件发出负功率,实际上是吸收功率,因此图1.3(b)中元件实际上是一个负载5 电流参考方向设为“非关联方向”,非关联就是电流由电压低极性端流入,由电压高极性端流 出的参考方向,非关联方向下元件发出功率。 (4)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路中两点从高到低的方向规定为电压的实 际方向。有了实际方向为什么还要引入参考方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和联系,这是学习 时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即指它们的真实方向,是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指电路图上标 示的电压、电流的箭头方向,是人为任意假定的。分析和计算电路时,常常无法正确判断出电 压、电流的真实方向,因此按照人们的主观想象,在电路图中标出一个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 这就是参考方向。电路图中的参考方向一但标定,在整个电路分析计算过程中就不容改变。参 考方向提供了电压、电流方程式中各量前面正、负号确定的依据。对方程求解的结果,若电压、 电流得正值,说明标定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相符;若方程求解的结 果是负值,则说明假定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参考方向的概念十分重要,如果在计算电路时不标示电压、电流的 参考方向,显然,方程式中各量的正、负就无法确定。本章强调了电路响应的“参考方向”在 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2、检验学习结果解析 (1)如图 1.3(a)所示,若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 W,电压 U=5V,求电流 I。 解析:图 1.3(a)中元件两端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显然是假想为一个负载。关联 参考方向下 4 5 20 = − − = = U P I A 电流得负值,说明通过元件中的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因此该元件实际上是一 个电源。 (2)如图 1.3(b)所示,若已知元件中通过的电流 I=-100A,元件两端电压 U=10V,求 电功率 P,并说明该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解析:图 1.3(b)中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显然是 把元件假想为一个电源,因此元件发出的功率为 P' = UI = 10 (−100) = −1000 W 元件发出负功率,实际上是吸收功率,因此图 1.3(b)中元件实际上是一个负载。 + - U I (a)关联参考方向 - + U I (b)非关联参考方向 图 1.3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 元件 元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