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前言 软件己经成为驱动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软件工程作为一门研究系统、规范、 合理化软件开发的学科,是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它专业可能选修 的课程。目前己经有许多的软件工程教科书,不少教科书还是这个领域的经典。显然,这些 教科书在解释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技术方面均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然而,软件工程不是一 门单纯理论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时除了完成一些作业外,必须能够进行软件工程的实践, 而且这种实践不是个别环节、个别技术的。因此,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能够以软件工程方法 为指导完整地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就非常有必要了。目前,许多学校在教这一门课程时,也确 实要求学生进行小组项目的开发。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工程教科书由于以讲解知识点 为主,往往并未给以明确的实践性指导。 笔者教授软件工程多年,尝试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深感到一本软件工程实践教程 的必要性。虽然国内也有一些软件工程实践方面的教材,笔者还是觉得指导性不够,学生还 是难以一步一步“按图索骥”地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完整训练。因此,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 验的基础上,针对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来提供软件工程项目的训练教程。在实际中,软件项目 的组织方式包括软件过程模型、文档模板、涉及的模型、采用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出于本书 的目的主要在于为学生进行软件项目实践提供指导,所以选择了传统的开发过程模型,并对 文档模版和模型集合进行了挑选。在具体的内容组织上,提供了完整的实际的案例,以给予 学生以直观的参考。当然,本书自身的知识体系也是完整的,对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有兴趣的 读者也可以通过本书了解相关的知识。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俞嘉地、盛斌、薛庆水老师的协助,也得到了研究生姚艳、贾挺杰、 刘辰肠、顾颀的帮助。本书中的案例编写来源于雷浩若、徐源、田晓亮、姚佳乐、苏畅同学 的实际作业,并经过了田晓亮同学和笔者的进一步修改。在此,对所有帮助过本书编写的人 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的内容肯定有所局限,甚至可能出现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 敬请谅解。书中的案例也仅仅出于示范的目的而提供,并非最佳设计,甚至可能存在缺陷, 也请读者在参考时加以注意。 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促进软件工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前 言 软件已经成为驱动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软件工程作为一门研究系统、规范、 合理化软件开发的学科,是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它专业可能选修 的课程。目前已经有许多的软件工程教科书,不少教科书还是这个领域的经典。显然,这些 教科书在解释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技术方面均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然而,软件工程不是一 门单纯理论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时除了完成一些作业外,必须能够进行软件工程的实践, 而且这种实践不是个别环节、个别技术的。因此,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能够以软件工程方法 为指导完整地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就非常有必要了。目前,许多学校在教这一门课程时,也确 实要求学生进行小组项目的开发。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工程教科书由于以讲解知识点 为主,往往并未给以明确的实践性指导。 笔者教授软件工程多年,尝试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深感到一本软件工程实践教程 的必要性。虽然国内也有一些软件工程实践方面的教材,笔者还是觉得指导性不够,学生还 是难以一步一步“按图索骥”地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完整训练。因此,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 验的基础上,针对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来提供软件工程项目的训练教程。在实际中,软件项目 的组织方式包括软件过程模型、文档模板、涉及的模型、采用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出于本书 的目的主要在于为学生进行软件项目实践提供指导,所以选择了传统的开发过程模型,并对 文档模版和模型集合进行了挑选。在具体的内容组织上,提供了完整的实际的案例,以给予 学生以直观的参考。当然,本书自身的知识体系也是完整的,对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有兴趣的 读者也可以通过本书了解相关的知识。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俞嘉地、盛斌、薛庆水老师的协助,也得到了研究生姚艳、贾挺杰、 刘辰旸、顾颀的帮助。本书中的案例编写来源于雷浩若、徐源、田晓亮、姚佳乐、苏畅同学 的实际作业,并经过了田晓亮同学和笔者的进一步修改。在此,对所有帮助过本书编写的人 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的内容肯定有所局限,甚至可能出现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 敬请谅解。书中的案例也仅仅出于示范的目的而提供,并非最佳设计,甚至可能存在缺陷, 也请读者在参考时加以注意。 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促进软件工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