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在胶体分散系统中,电势为何值时称为等电状态? A大于零 B等于零C小于零 D等于外加电势差 (7)若分散相固体微小粒子的表面上吸附负离子,则胶体粒子的电势为 定大于零B等于零C一定小于零D正负无法确定 (8)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热力学稳定体系 B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动力稳定体系 D动力不稳定体系 (9)在以下测定高分子化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中,哪一个不是独立的方法? A渗透压法 B离心沉降法 C光散射法 D粘度法 (10)以下哪种情况可消除 Donnan平衡? A降低小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B增加大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C在半透膜的另一侧(无大分子),加入大量的中性分子 D调节溶液的pH,使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 2.填空: (1)胶体分散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因为 (2)当光束照射到分散系统时,若入射光的波长大于分散相粒子的尺寸时,则发生光的 现象。其光强度与 的4次方成反比。 (3)在乳状液形成中,若乳化剂的亲水性较大,有利于形成 型的乳状液,相反若乳 化剂的亲油性较大,有利于形成 型的乳状液 (4)在水溶液中,密度分别为p和P(p<P)的同样大小的球形悬浮液的沉降速度为n和n,则 (5)墨汁是碳黑分散在水中的悬浮液,通常需加入适量的动物胶来稳定,其原因 然而,若加入的动物胶量太少 学生自测答案mOp .选择题 (1)B。过多的电解质,会压缩双电层厚度,降低电动电势,容易使溶胶聚沉。 (2)C。根据 Stokes定律,球形粒子在介质中移动时,受到的阻力f6πnrv,因此阻力只与介质粘 度、粒子大小和移动速度有关,与粒子浓度无关。 (3)C。扩散总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沿扩散方向上 C C小 x个,浓度,因此为负值 (4)C。由 Reyleigh公式,散射光l ,溶胶m与m差值大,大分子则相近。因此散射光 n1+2n2 的形成与系统的光学不均匀性有关 (5)C。电渗是介质在电场中的移动行为。 (7)D。一般情况下,溶胶的电性取决于表面层的定位离子,若吸附负离子,《电势也为负。但考 33 (6) 在胶体分散系统中,ζ 电势为何值时称为等电状态?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等于外加电势差 (7) 若分散相固体微小粒子的表面上吸附负离子,则胶体粒子的ζ电势为 A 一定大于零 B 等于零 C 一定小于零 D 正负无法确定 (8) 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 热力学稳定体系 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 动力稳定体系 D 动力不稳定体系 (9) 在以下测定高分子化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中,哪一个不是独立的方法? A 渗透压法 B 离心沉降法 C 光散射法 D 粘度法 (10) 以下哪种情况可消除Donnan平衡? A 降低小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B 增加大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C 在半透膜的另一侧(无大分子),加入大量的中性分子 D 调节溶液的 pH,使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 2.填空: (1) 胶体分散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当光束照射到分散系统时,若入射光的波长大于分散相粒子的尺寸时,则发生光的__________ 现象。其光强度与_______________的4次方成反比。 (3) 在乳状液形成中,若乳化剂的亲水性较大,有利于形成_____________型的乳状液,相反若乳 化剂的亲油性较大,有利于形成_____________型的乳状液。 (4) 在水溶液中,密度分别为1和2(1<2)的同样大小的球形悬浮液的沉降速度为v1 和v2 ,则 v1 ______v2 。 (5) 墨汁是碳黑分散在水中的悬浮液,通常需加入适量的动物胶来稳定,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然而,若加入的动物胶量太少,则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测答案 [TOP] 1.选择题 (1) B。 过多的电解质,会压缩双电层厚度,降低电动电势,容易使溶胶聚沉。 (2) C。 根据Stokes定律,球形粒子在介质中移动时,受到的阻力f=6rv,因此阻力只与介质粘 度、粒子大小和移动速度有关,与粒子浓度无关。 (3) C。 扩散总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沿扩散方向上 x,浓度c,因此 x c d d 为负值。 (4) C。 由Reyleigh公式,散射光I 2 1 2 2 2 2 1 2         + − n n n n ,溶胶n1与n2差值大,大分子则相近。因此散射光 的形成与系统的光学不均匀性有关。 (5) C。 电渗是介质在电场中的移动行为。 (6) B。 (7) D。 一般情况下,溶胶的电性取决于表面层的定位离子,若吸附负离子,ζ电势也为负。但考 C 大 C 小 x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