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副主编。撰有《十九世纪我国一部重要的光学著作——〈镜镜冷痴〉》、《天 然磁体司南的定向实验》、《火枪大炮传入中国的历史》、《中国科学社的 建立对中国近代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等。担任本书各卷中物理学、机械、 交通工具等方面的撰写。 刘金沂同志,江苏泰县人,1942年生,1987年去世。1964年毕业于南 京大学天文系。曾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撰有《天文学及其历史》、 《超新垦遗迹和牛子星研究》、《木星在增亮吗?》、《古代客星记录与超 新星遗迹的关系》、《隋唐历法中入交定日术的几何解释》等。担任本书中 天文学、气象学部分的撰写。 杨文衡同志,湖南城步人,苗族,1937年生。196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 地理系。现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撰有《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合 著)、《徐霞客及其游记硏究》(合著)、《中国科技史话》等。担任本书 各卷中地学、采矿、水利部分的撰写。 张柏春同志,吉林白城人,1960年生。1983年毕业于内蒙古工学院机 械系。1989年,获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撰有《中国近代机械 史概观》、《中国近代机床的引进与仿制》等,与华觉明、周卫荣在本书备 卷中共同撰写技术史部分。 周卫荣同志,江苏丹阳人,1964年生。1984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化 学系。1987年,获北京师范学院硕士学位。现任自 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撰有《明代铜铁化学成分剖析》、《宣德 炉中的金属锌问题》等。与华觉明、张柏春在本书各卷中共同撰写技术史部 分 以上,共有十一位同志。其中,张柏春、周卫荣两位同志在本卷内没有 承担撰写任务。其他九位同志,都按照自己的专业,分别撰写了本卷丙编第 章(第一、第五、第七节除外),第二章第五节、丁编第十五、十六、十 七章。何绍庚同志是科技史组的召集人,在撰稿的同时,还要做大量的组稿 工作。 还有李根幡同志,撰写了丙编第一章第一、第五、第七节,刘雪英同志 撰写了丁编第十八章第一、第二、第四、第六节,第十九章第一、第二、第 三节。李根蟠,广东新会人,1940年生。1963年毕业予中山大学历史系。 此后,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工作 1980年底,调至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至今。现任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中 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撰有《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衣业 形态》(与卢晶、黄崇乐合写)和《中国原始社会经济史研究》,发表论文 三十余篇。刘雪英,197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北师大史学 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参与本书各卷的编务工作。 我们的作者都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工作的。喜辰同志在六年前已写 出初稿,经过反复修改才定下来。不少同志的稿件,直到最近还作了增补。 商周史有不少争议不休的问题。我们的同志,对一些争议的问题论述了自己 的看法,也另外提出了一些新材料新论点,这对予有关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是有积极意义的。书稿中,在引用资料和论点上难免有错误,尚望读者指正 侯外庐同志对中国上古史研究,有杰出的贡献。他在世时经常关心本书 的编撰工作。他在病榻上还为本书题了字。对他在学术事业上的关怀,我们 谨表诚挚的感谢。徐中舒同志是又一位在古史研究上富有成果的学者。他也副主编。撰有《十九世纪我国一部重要的光学著作——〈镜镜冷痴〉》、《天 然磁体司南的定向实验》、《火枪大炮传入中国的历史》、《中国科学社的 建立对中国近代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等。担任本书各卷中物理学、机械、 交通工具等方面的撰写。 刘金沂同志,江苏泰县人,1942 年生,1987 年去世。1964 年毕业于南 京大学天文系。曾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撰有《天文学及其历史》、 《超新垦遗迹和牛子星研究》、《木星在增亮吗?》、《古代客星记录与超 新星遗迹的关系》、《隋唐历法中入交定日术的几何解释》等。担任本书中 天文学、气象学部分的撰写。 杨文衡同志,湖南城步人,苗族,1937 年生。1963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 地理系。现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撰有《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合 著)、《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合著)、《中国科技史话》等。担任本书 各卷中地学、采矿、水利部分的撰写。 张柏春同志,吉林白城人,1960 年生。1983 年毕业于内蒙古工学院机 械系。1989 年,获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撰有《中国近代机械 史概观》、《中国近代机床的引进与仿制》等,与华觉明、周卫荣在本书备 卷中共同撰写技术史部分。 周卫荣同志,江苏丹阳人,1964 年生。1984 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化 学系。1987 年,获北京师范学院硕士学位。现任自 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撰有《明代铜铁化学成分剖析》、《宣德 炉中的金属锌问题》等。与华觉明、张柏春在本书各卷中共同撰写技术史部 分。 以上,共有十一位同志。其中,张柏春、周卫荣两位同志在本卷内没有 承担撰写任务。其他九位同志,都按照自己的专业,分别撰写了本卷丙编第 一章(第一、第五、第七节除外),第二章第五节、丁编第十五、十六、十 七章。何绍庚同志是科技史组的召集人,在撰稿的同时,还要做大量的组稿 工作。 还有李根幡同志,撰写了丙编第一章第一、第五、第七节,刘雪英同志 撰写了丁编第十八章第一、第二、第四、第六节,第十九章第一、第二、第 三节。李根蟠,广东新会人,1940 年生。1963 年毕业予中山大学历史系。 此后,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工作。 1980 年底,调至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至今。现任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中 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撰有《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 形态》(与卢晶、黄崇乐合写)和《中国原始社会经济史研究》,发表论文 三十余篇。刘雪英,1977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北师大史学 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参与本书各卷的编务工作。 我们的作者都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工作的。喜辰同志在六年前已写 出初稿,经过反复修改才定下来。不少同志的稿件,直到最近还作了增补。 商周史有不少争议不休的问题。我们的同志,对一些争议的问题论述了自己 的看法,也另外提出了一些新材料新论点,这对予有关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是有积极意义的。书稿中,在引用资料和论点上难免有错误,尚望读者指正。 侯外庐同志对中国上古史研究,有杰出的贡献。他在世时经常关心本书 的编撰工作。他在病榻上还为本书题了字。对他在学术事业上的关怀,我们 谨表诚挚的感谢。徐中舒同志是又一位在古史研究上富有成果的学者。他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