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菜粉蝶在各地以蛹越冬,且越冬场所分散,大多在秋季为害地附近的墙壁,篱笆。树干、土缝、杂草落叶间越冬。 在北方多在环境干燥而阳光不直接照射的环境里,而在南方,多在向阳面,越冬蛹也不隐蔽(无覆盖物)。 由于越冬场所分散,环境条件差异大,因而越冬蛹在南北各地羽化时期不同,而羽化期延长,造 成世代重叠。 4.成虫一般在白天活动,夜间、风雨天和阴天则在生长茂密的植物上栖息不活动,并有趋向白色花间栖息的习性。在 晴朗无风的天气时,中午活动最盛。经常在蜜源植物与产卵寄主间来回飞翔。 5.卵散产,每雌10粒到百余粒,在田间呈嵌纹型分布。产卵的多少与气候及补充营养有关。从春到夏产卵逐渐增多, 盛夏天气太热,产卵又减少。大致以秋季产卵最多。卵散产(停一次,产1粒卵)。夏季多产在寄主叶片背面,寒季多 产在叶正面。特别喜欢产卵在十字花科厚叶片的蔬菜,如甘蓝上。主要因为这类作物含有较多的芥子油糖甙式,它可吸引 成虫产卵,幼虫取食,这是动物和植物有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在菜地边缘有蜜源植物的情况下, 卵在田间的分布不是随机分布的,而呈嵌纹型分布。但以后随着幼虫的成长,有逐渐趋向均匀的趋势。卵期3一8天,发 有起点温度为8.4℃,有效积温为56.4日度。 幼虫5龄。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然后取食叶片。低龄幼虫皆停在叶片背面剥食为害,使被害处留 一层薄而透明的表皮。虫体长大后,开始爬到叶片正面蚕食组织、形成空洞,并且能侵入甘蓝球心为 害,1,2龄幼虫受惊后有吐丝下垂的习性,3龄后受惊则卷曲落地,4一5龄的幼虫食量最大。 幼虫老熟后化蛹,化蛹的场所和位置各代不同,但均以干燥及雨水不能进入处为多。越冬蛹如前 所述。非越冬代常在老叶背面,植株底部、叶柄等处化蛹,以腹部末端粘在或附着在物上,并吐一丝束 在腹部第一节上。 菜粉蝶整个发育期的有效积温为423.5日度.椐此可一个地区一年的发生世代数。 四.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菜粉蝶种群的消长幅度大小随地区及年份而异,影响变更的主要因子是气温、天敌数量和食料因 子。 它适宜于阴凉的气候条件。据文献记载,最适宜的温度为16一31℃、最适宜降雨量为7.7-12.5毫 米/周。而一般的温带气候春秋两季比较接近这个条件,因而发生较重。 菜粉蝶各个虫期的天敌很多,对其种群的消长有一定的作用。卵期的天敌有:花蝽,广赤眼峰。 幼虫和蛹的寄生性天敌有:粉蝶绒茧峰、绒茧蜂、寄生蝇(寄生于幼虫体内)。蛹期有三种寄生蜂:粉蝶 金小蜂、广大腿小蜂、粉蝶黑瘤姬蜂。幼虫和蛹的捕食性天敌有黄蜂、食虫蝽。此外,寄生于幼虫的有 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菜粉蝶主要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因此、有无十字花科蔬菜对其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为 害严重的季节,也就是十字产蔬菜大量栽培的适宜季节。在夏季,十字花科蔬菜栽培少,加之气候炎 热,发生就少。 综合上述,菜粉蝶在不同地区,受上述条件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形成了规律性的消长。 五. 菜粉蝶的防治 对于菜粉蝶的防治,过去以化学防治为主,并结合其它措施,近年来,应用BT乳剂较多,再结合 其它防治措施。 1.药剂防治 施药适期可根据菜粉蝶幼虫发生期和菜的生育期综合进行考虑,第一代以产卵高峰后一星期左 右、甘蓝包心前为宜。因发生不整齐,一般要用药2一3次(这个阶段防治的好处是3龄前,为害小,抗 药性弱)。但在第二代之后,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不易区分。此时,可根据卵、幼虫发生量、气候、天 敌发生情况、及蔬菜生育期综合考虑,决定防治适期。常用的药剂有:50%DDV乳剂1000倍、90%敌 百虫1000倍、50%马拉硫磷乳油500一800倍。25%亚胺硫磷乳油400倍喷雾。50%辛疏磷乳油1000 一1500倍,但在在白菜上易发生药害,适当降低浓度使用。50%杀螟松乳油1000一2000倍,在高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