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按下述公式计算 1)污泥负荷 FW=K·L (34.1-1) 2)曝气池容积 Q·(L1-L) (34.1-2) 1000·Fn·N 式中Fw一曝气池的五日生物需氧量污泥负荷( kgBOD5/ kgMLSS-d); K-BOD5降解常数由试验确定(ld) Le一曝气池出水五日生物需氧量(mg/L); Q-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h) L:-曝气池进水五日生物需氧量(mg/L) 曝气池的容积(m3); Nw-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 342曝气池面积按下式计算 F H (342-1) 式中F-曝气池面积(m2); H-曝气池水深(h); V-由341算得的曝气池容积(m3) 343曝气池污水需氧量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计算: 1、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详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第672条。 2、按下述公式计算 O2=24·Q·(L-Le)·a,+V·NW·b’(343-1) 式中O2-曝气池污水需氧量(kgO2l); a'-BOD5降解需氧量(kgO2/ kgBOD5) b’-活性污泥内源呼吸耗氧量(kgQO2 kgMLSS·d); a、b’宜通过试验确定,也可参照附录B.0.1。 344曝气池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按下式计算 (344-1) a1024-0·(B.P.pC-C) 式中 标准状态下曝气池污水需氧量( kgO2/d); 由343算得的曝气池污水需氧量(kgO/d) Cs20-20~C蒸馏水饱和溶解氧值9.17(mgO/L) a-曝气设备在污水与清水中氧总转移系数之比值; β一污水与清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之比值 a、β值通过试验确定,也可参照附录B02选用 1.024一温度修正系数; T一曝气池内水温,应按夏季温度考虑(≈C); Cs(T-水温T∽C时蒸馏水中饱和溶解氧值( mg O2/L); ct-曝气池正常运行中应维持的溶解氧浓度值(mgO2/L) 不同地区气压修正系数2、按下述公式计算 1) 污泥负荷 FW =K · Le (3.4.1-1) 2) 曝气池容积 w w i e F N Q L L V     − = 1000 24 ( ) (3.4.1-2) 式中 FW – 曝气池的五日生物需氧量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K -- BOD5 降解常数由试验确定(l/d); Le – 曝气池出水五日生物需氧量(mg/L); Q -- 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3 /h); Li -- 曝气池进水五日生物需氧量(mg/L); V -- 曝气池的容积(m3); NW – 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l)。 3.4.2 曝气池面积按下式计算 H V F = (3.4.2-1) 式中 F – 曝气池面积(m2); H – 曝气池水深(h); V – 由 3.4.1 算得的曝气池容积(m3)。 3.4.3 曝气池污水需氧量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计算: 1、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公式计算 详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第 6.7.2 条。 2、按下述公式计算 O2=24·Q·(Li-Le)·a’ + V·NW·b’ (3.4.3-1) 式中 O2 – 曝气池污水需氧量(kgO2/d); a’ -- BOD5 降解需氧量(kgO2/kgBOD5); b’ -- 活性污泥内源呼吸耗氧量(kgO2/kgMLSS·d); a’、b’ 宜通过试验确定,也可参照附录 B.0.1。 3.4.4 曝气池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按下式计算 1.024 ( ) ( ) 20 2 20 s T t T s c P C C O C O      −  = −    (3.4.4-1) 式中 OC – 标准状态下曝气池污水需氧量(kgO2/d); O2 – 由 3.4.3 算得的曝气池污水需氧量(kgO2/d); CS20-- 20 C 蒸馏水饱和溶解氧值 9.17〈mgO2/L〉; α – 曝气设备在污水与清水中氧总转移系数之比值; β – 污水与清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之比值; α、β值通过试验确定,也可参照附录 B.0.2 选用; 1.024—温度修正系数; T – 曝气池内水温,应按夏季温度考虑(C); CS(T)-- 水温 TC 时蒸馏水中饱和溶解氧值(mg O2/L〉; Ct – 曝气池正常运行中应维持的溶解氧浓度值(mg O2/L〉; ρ – 不同地区气压修正系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