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636 工程科学学报,第43卷,第12期 阝-SC具备较强的共价键和晶体结构,有效降低声 在合理范围内.铜板与钢板的结合程度决定了铜 子散射现象,保障材料导热性能.目前已针对碳复 钢复合冷却壁质量的合格性,如图4(d)~(f)所 合材料建立了包括抗铁水溶蚀、抗氧化性、抗有害 示例,铜与钢的结合界面呈现典型的正弦波形状, 元素侵蚀等在内的高炉用耐火材料综合评价体系 两者结合紧密.在过度层位置铜原子与钢原子分 在典型高炉渣铁侵蚀实验后发现,与炉渣接 布均匀,且由于爆炸焊接作用晶粒得到细化,约在 触界面形成以镁铝尖晶石和石墨碳等高熔点物质 5~20m之间.如图4(g)所示,对界面层的显微 为主的保护层,与铁水接触面形成以刚玉相为主 硬度测试表明,界面层位置显微硬度高于铜和钢 的氧化物层,有效的阻隔熔融渣铁的侵蚀,如 的显微硬度,能够满足冷却壁在高炉上的安全正 图3所示,其中TA表示耐火材料热面温度,Tw表 常使用 示冷却水温度,与单一材质耐火材料相比,具备良 5高炉炼铁数据建模 好的抗熔融渣铁侵蚀性能.在水蒸气及CO,等氧 化性气氛侵蚀下,碳复合材料中的SiC能氧化生 高炉内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反应、高温、高 成致密SO2保护膜,从而减少氧化气氛下的损蚀 压、腐蚀性环境以及高炉结构的封闭性,加大了对 与传统炭质材料相比,碳复合材料能保证与炭质 掌握和控制高炉内部及铁水质量的难度.随着传 材料导热性能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抗氧化性能远 感器、探测器质量的增强、冶炼数据的长期积累、 优于炭质材料,如图3所示2-)在有害元素侵蚀 机器学习算法的逐步完善及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 情况下,致密的碳复合材料能有效的阻碍有害元 断提高,基于数据驱动的高炉冶炼模式正不断发 素的侵入,同时碳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热性能促进 展,对于高炉冶炼参数的预测建模研究不断完善, 热面保护层的生成.碳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受石 这促使高炉炼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 墨碳、Al2O3和B-SiC综合作用,最终表现为随温 高50例如,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基于高炉的 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符合高炉炉缸温度场温度 历史生产数据,以炉况稳定性为依据优选出部分 分布要求 布料矩阵,对基于上述矩阵条件的料层分布进行 4.2高炉炉体铜钢复合冷却器研发及表征 图形可视化和特征参量定量化,进一步对比分析 随着高炉向大型化、长寿化及高强度冶炼方 优化高炉的布料制度5.采用最近邻算法和主成 向的不断发展,对高炉高热负荷区域冷却器的安 分分析方法,结合实验数据和高炉治炼过程积累 全长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铸铁冷却壁结构 的数据,对高炉炉渣黏度进行预测建模,模型的预 强度高但导热系数低、铜冷却壁导热系数高但热 测效果如图5所示.所构建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 强度低,均难以适应大型高炉的长寿需求5.高 表现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高炉炉渣黏度实现 炉冷却器长寿已成为高炉长效冶炼及深化节能减 较好的预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对高炉煤 排的限制性环节.为弥补铸铁冷却壁与铜冷却壁 气利用率和铁水温度进行预测建模,对铁水温度 的固有缺陷并发展其各自优势,研发了一种新型 和煤气利用率的预测效果分别如图5(a)和(d所 铜钢复合冷却壁 示,所构建的两种预测模型对高炉煤气利用率和 铜钢复合冷却壁主要采用爆炸焊接技术进行 铁水温度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图 制备,并在传统冷却壁的基础上在材质选择、制作 中的SVR为支持向量回归):另外,神经网络和贝 工艺及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如图4(a)所示, 叶斯网络方法也被用于高炉铁水硅含量的预测, 铜钢复合冷却壁热面采用厚度为70mm的TU2无 结果表明,与神经网络等其他方法相比,贝叶斯网 氧铜,冷面采用厚度为20mm的Q345R不锈钢板 络更适合对高炉冶炼过程进行状态解析,贝叶斯 水通道贯穿钢板至铜板并采用焊接方式形成水通 网络透明的推理过程更对高炉操作者判断炉温变 道,冷却水直接与热面铜接触,能够很好地保证冷 化趋势具有指导意义 却水与铜的热交换能力48如图4(b)、(c)所示9, 基于数据驱动的高炉冶炼参数预测模型的开 在1200℃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热面渣皮较铜冷却 发正逐渐助力传统的高炉操作由黑箱转为灰箱, 壁热面渣皮高出约2.2℃,壁体平均温度高出约 这为高炉炼铁的研究提供了区别于基于冶金机理 4.4℃,两者导热能力相差较小,而图4(c)显示在 建模和数字模拟仿真建模的另一模式.这些方法 厚度为Y=-0及Y=0.451m位置,铜钢复合冷却壁抗 将帮助高炉操作者及时调整高炉操作,防止高炉 变形能力约为铜冷却壁的1/2,且界面处等效应力 发生炉冷、炉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提高冶炼质β-SiC 具备较强的共价键和晶体结构,有效降低声 子散射现象,保障材料导热性能. 目前已针对碳复 合材料建立了包括抗铁水溶蚀、抗氧化性、抗有害 元素侵蚀等在内的高炉用耐火材料综合评价体系. 在典型高炉渣铁侵蚀实验后发现,与炉渣接 触界面形成以镁铝尖晶石和石墨碳等高熔点物质 为主的保护层,与铁水接触面形成以刚玉相为主 的氧化物层 ,有效的阻隔熔融渣铁的侵蚀 ,如 图 3 所示,其中 TA 表示耐火材料热面温度,TW 表 示冷却水温度,与单一材质耐火材料相比,具备良 好的抗熔融渣铁侵蚀性能. 在水蒸气及 CO2 等氧 化性气氛侵蚀下,碳复合材料中的 SiC 能氧化生 成致密 SiO2 保护膜,从而减少氧化气氛下的损蚀. 与传统炭质材料相比,碳复合材料能保证与炭质 材料导热性能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抗氧化性能远 优于炭质材料,如图 3 所示[42−43] . 在有害元素侵蚀 情况下,致密的碳复合材料能有效的阻碍有害元 素的侵入,同时碳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热性能促进 热面保护层的生成[44] . 碳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受石 墨碳、Al2O3 和 β-SiC 综合作用,最终表现为随温 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符合高炉炉缸温度场温度 分布要求. 4.2    高炉炉体铜钢复合冷却器研发及表征 随着高炉向大型化、长寿化及高强度冶炼方 向的不断发展,对高炉高热负荷区域冷却器的安 全长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铸铁冷却壁结构 强度高但导热系数低、铜冷却壁导热系数高但热 强度低,均难以适应大型高炉的长寿需求[45−46] . 高 炉冷却器长寿已成为高炉长效冶炼及深化节能减 排的限制性环节. 为弥补铸铁冷却壁与铜冷却壁 的固有缺陷并发展其各自优势,研发了一种新型 铜钢复合冷却壁. 铜钢复合冷却壁主要采用爆炸焊接技术进行 制备,并在传统冷却壁的基础上在材质选择、制作 工艺及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如图 4(a)所示[47] , 铜钢复合冷却壁热面采用厚度为 70 mm 的 TU2 无 氧铜,冷面采用厚度为 20 mm 的 Q345R 不锈钢板. 水通道贯穿钢板至铜板并采用焊接方式形成水通 道,冷却水直接与热面铜接触,能够很好地保证冷 却水与铜的热交换能力[48] . 如图 4(b)、(c)所示[49] , 在 1200 ℃ 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热面渣皮较铜冷却 壁热面渣皮高出约 2.2 ℃,壁体平均温度高出约 4.4 ℃,两者导热能力相差较小,而图 4(c)显示在 厚度为 Y=0 及 Y=0.451 m 位置,铜钢复合冷却壁抗 变形能力约为铜冷却壁的 1/2,且界面处等效应力 在合理范围内. 铜板与钢板的结合程度决定了铜 钢复合冷却壁质量的合格性,如图 4(d)~(f)所 示[49] ,铜与钢的结合界面呈现典型的正弦波形状, 两者结合紧密. 在过度层位置铜原子与钢原子分 布均匀,且由于爆炸焊接作用晶粒得到细化,约在 5~20 μm 之间. 如图 4(g)所示,对界面层的显微 硬度测试表明,界面层位置显微硬度高于铜和钢 的显微硬度,能够满足冷却壁在高炉上的安全正 常使用. 5    高炉炼铁数据建模 高炉内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反应、高温、高 压、腐蚀性环境以及高炉结构的封闭性,加大了对 掌握和控制高炉内部及铁水质量的难度. 随着传 感器、探测器质量的增强、冶炼数据的长期积累、 机器学习算法的逐步完善及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 断提高,基于数据驱动的高炉冶炼模式正不断发 展,对于高炉冶炼参数的预测建模研究不断完善, 这促使高炉炼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 高[50] . 例如,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基于高炉的 历史生产数据,以炉况稳定性为依据优选出部分 布料矩阵,对基于上述矩阵条件的料层分布进行 图形可视化和特征参量定量化,进一步对比分析 优化高炉的布料制度[51] . 采用最近邻算法和主成 分分析方法,结合实验数据和高炉冶炼过程积累 的数据,对高炉炉渣黏度进行预测建模,模型的预 测效果如图 5 所示. 所构建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 表现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高炉炉渣黏度实现 较好的预测[5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对高炉煤 气利用率和铁水温度进行预测建模,对铁水温度 和煤气利用率的预测效果分别如图 5(a) 和 (d) 所 示. 所构建的两种预测模型对高炉煤气利用率和 铁水温度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准[53] (图 中的 SVR 为支持向量回归);另外,神经网络和贝 叶斯网络方法也被用于高炉铁水硅含量的预测, 结果表明,与神经网络等其他方法相比,贝叶斯网 络更适合对高炉冶炼过程进行状态解析,贝叶斯 网络透明的推理过程更对高炉操作者判断炉温变 化趋势具有指导意义[54] . 基于数据驱动的高炉冶炼参数预测模型的开 发正逐渐助力传统的高炉操作由黑箱转为灰箱, 这为高炉炼铁的研究提供了区别于基于冶金机理 建模和数字模拟仿真建模的另一模式. 这些方法 将帮助高炉操作者及时调整高炉操作,防止高炉 发生炉冷、炉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提高冶炼质 · 1636 · 工程科学学报,第 43 卷,第 12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