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鶴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 大名楼”。黄鶴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 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 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 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 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鷃鹉洲。日暮彡关何处 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己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 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鶴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 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 用現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裰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 层边宽3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 坊、轩廊、亭阁等一批浦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杜丽。登楼远跳,“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来, 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昰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 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 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鶴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 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