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家畜育种学的概念及发展历史,促使学生初步了解《家畜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及应用前景,《家畜育种学》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并为后 续各门动物生产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进程:共2学时 、家畜的概念 一通俗认为经过驯养日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家养动物。 狭义理解:指家养的哺乳动物 广义理解:指家养的哺乳类动物和鸟类动物 课本上还包括驯养的骆驼、大象、狼等等。 其确切含义—指在人类长期选择条件下家养的哺乳类动物和鸟类动物。 家养一指人类的培有使动物在新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逐渐适应的一个过程。 具备家养的条件:①易于捕捉,驯化和人为组群, ②必须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生存。 ③必须具各正常的繁殖能力。 g:藏猪在家养条件不能正常繁殖,一到繁殖季节必须放到野外,使其自山交配,进行 繁殖。 二、家畜育种学的范畴 1、家畜育种—指家畜在世代交替过程中,按照人类的需要不断改进家畜群体遗传品 的工作 家畜育种的主要工作(包括两方面) (1)提高现有品种的质量(产毛、奶、肉) (2)培育新品种,(大家畜育种速度至少需15年,鸡、猪较快) 育种工作的核心内容: (1)赋于群体特定的性状(有利性状)。 (2)淘汰群体特定的性状(不利性状) (3)特定型固定[eg:角型、毛色、耳型的固定] (4)使畜群整齐化 (5)提高生产力(通过本品种选有、导入杂交、经济杂交) 2、家畜育种学 一指研究家畜群体遗传品质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1、家畜的起源、进化、品种分类 *2、表型鉴别与度量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