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56· 工程科学学报,第37卷,第10期 4 3 矿石损失率影响因素分析 4=3mr, (3) 放矿口尺寸D、放矿口间距L、崩落矿石层高度H 与-音心 (4) 及放矿方式的不同,致使崩落矿岩流动规律不同,从而 式中,α,和α.分别表示放矿截止品位与矿石地质品 导致最终的矿石损失率相异.因此,有必要分析上述 位,n,主n,分别表示矿石与废石颗粒数目,P.和p,分别 四种因素对矿矿石回收率的影响 表示矿石与废石密度,,和,分别表示矿石与废石颗 3.1多分段放矿模型构建与放矿过程设置 粒体积,,和r,分别表示矿石与废石颗粒半径. 本次多分段放矿模拟试验针对放矿口尺寸D、放 表4矿岩技术经济指标 矿口间距L和崩落矿石层高度H这三种影响因素,依 Table 4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indexes of ore and rock 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9组正交试验,且每组试验分 矿石地质品位/% 废石品位/% 放矿截止品位/呢 为平面放矿和立面放矿两种,因此共进行18(9×2) 45 0 18 组模拟试验.以试验2为例,图5为多分段放矿模型 的墙体结构.本次模拟试验过程1中墙体尺寸为 将表2和表4中对应参数代入式(2)~式(4),得 60m×12m×50m(长×宽×高),根据矿石层高度参 到放矿截止条件为n,:n4=20:9,即当废石颗粒与矿石 数设计,过程2中墙体高度分为12、15和18m三种,初 颗粒数目比为20:9时停止放矿.此外,平面放矿时上 始孔隙率为0.50,颗粒半径为0.45m,除放矿口间距 下两分段中第1~3号放矿口和第4~7号放矿口分别 调整为12、15和20m外,其余试验参数及墙体、颗粒 同时打开:而立面放矿时第1~3号放矿口和第4~7 细观力学参数设计均与表1和表2相同.如图所示, 号放矿口分别按顺序依次打开,即上一放矿口放出矿 第1~7号正方形底墙代表放矿口,8号墙体代表隔 岩颗粒达截止条件时将其关闭并打开下一放矿口. 板,在其上下将分别生成废石颗粒及矿石颗粒,放矿过 3.2矿石损失率分析 程开始前将其删除 以平面放矿试验1与立面放矿试验6为例,图6 为其不同放矿过程中多分段放矿模型剖面图.如图所 示,黄色及红色颗粒为岩石,绿色颗粒为矿石,而蓝色 颗粒表示最终残留矿石.如图6(a)~(d)所示,上述 四种影响因素对整个放矿过程中崩落矿岩的流动规律 过程1 产生了不同影响,从而导致如图6(e)及()所示的最 终矿石残留量相异. 图7为本次多分段放矿模拟中最终矿石残留量占 初始矿石量的百分比即矿石损失率B与采场结构参数 过程2 及放矿方式的关系.如图7(b)所示,矿石损失率随放 矿口间距L的增大而增大:如图7(a)及(c)所示,矿石 损失率随放矿口尺寸D及崩落矿石层高度H的增大 而减小.此外,如图7所示,平面放矿方式下矿石残留 量明显小于立面放矿方式下矿石残留量.立面放矿方 图5多分段放矿模型墙体结构 式的放矿过程管理简单,但其矿岩接触面呈倾斜状向 Fig.5 Wall structure of the multiple subsection draw model 下并向依次放矿的放矿口方向移动,致使其接触面积 当进行第一分段放矿时,只生成图5中过程1所 较大,不利于矿石的回收:而平面放矿过程中矿岩接触 包含的墙体,放矿方式与单分段放矿试验相同,即为低 面保持近似水平下移,延长了岩石混入时间,从而提高 贫化放矿:当进行下一分段放矿时,生成过程2所包含 了矿石放出量,这也很好地解释了该放矿方式下矿石 的墙体并删除上一分段的底墙即第1~3号墙体所在 残留量较小这一现象.当相邻放矿口间的相互影响不 水平的全部墙体,放矿方式为截止品位放矿.结合某 大时,可以考虑采用立面放矿方式 矿山矿岩的物理参数网,矿岩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 4结论 表4. 放矿截止品位计算公式如下: (1)多放矿口条件下放出体形态会因各放矿口间 nipiv 的相互影响而产生交错、缺失等程度不同的变异,并不 mp 0k= (2) 是一个规则的椭球体.工程科学学报,第 37 卷,第 10 期 3 矿石损失率影响因素分析 放矿口尺寸 D、放矿口间距 L、崩落矿石层高度 H 及放矿方式的不同,致使崩落矿岩流动规律不同,从而 导致最终的矿石损失率相异. 因此,有必要分析上述 四种因素对矿石回收率的影响. 3. 1 多分段放矿模型构建与放矿过程设置 本次多分段放矿模拟试验针对放矿口尺寸 D、放 矿口间距 L 和崩落矿石层高度 H 这三种影响因素,依 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 9 组正交试验,且每组试验分 为平面放矿和立面放矿两种,因此共进行 18 ( 9 × 2) 组模拟试验. 以试验 2 为例,图 5 为多分段放矿模型 的墙体 结 构. 本 次 模 拟 试 验 过 程 1 中 墙 体 尺 寸 为 60 m × 12 m × 50 m ( 长 × 宽 × 高) ,根据矿石层高度参 数设计,过程2 中墙体高度分为12、15 和18 m 三种,初 始孔隙率为 0. 50,颗粒半径为 0. 45 m,除放矿口间距 调整为 12、15 和 20 m 外,其余试验参数及墙体、颗粒 细观力学参数设计均与表 1 和表 2 相同. 如图所示, 第 1 ~ 7 号正方形底墙代表放矿口,8 号墙体代表隔 板,在其上下将分别生成废石颗粒及矿石颗粒,放矿过 程开始前将其删除. 图 5 多分段放矿模型墙体结构 Fig. 5 Wall structure of the multiple subsection draw model 当进行第一分段放矿时,只生成图 5 中过程 1 所 包含的墙体,放矿方式与单分段放矿试验相同,即为低 贫化放矿; 当进行下一分段放矿时,生成过程 2 所包含 的墙体并删除上一分段的底墙即第 1 ~ 3 号墙体所在 水平的全部墙体,放矿方式为截止品位放矿. 结合某 矿山矿岩的物理参数[19],矿岩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 表 4. 放矿截止品位计算公式如下: αk = nk ρk vk nk ρk vk + nyρy vy αg, ( 2) vk = 4 3 πr 3 k, ( 3) vy = 4 3 πr 3 y . ( 4) 式中,αk 和 αg 分别表示放矿截止品位与矿石地质品 位,nk主 ny分别表示矿石与废石颗粒数目,ρk和 ρy分别 表示矿石与废石密度,vk和 vy分别表示矿石与废石颗 粒体积,rk和 ry分别表示矿石与废石颗粒半径. 表 4 矿岩技术经济指标 Table 4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indexes of ore and rock 矿石地质品位/% 废石品位/% 放矿截止品位/% 45 0 18 将表 2 和表 4 中对应参数代入式( 2) ~ 式( 4) ,得 到放矿截止条件为 ny ∶ nk = 20∶ 9,即当废石颗粒与矿石 颗粒数目比为 20∶ 9时停止放矿. 此外,平面放矿时上 下两分段中第 1 ~ 3 号放矿口和第 4 ~ 7 号放矿口分别 同时打开; 而立面放矿时第 1 ~ 3 号放矿口和第 4 ~ 7 号放矿口分别按顺序依次打开,即上一放矿口放出矿 岩颗粒达截止条件时将其关闭并打开下一放矿口. 3. 2 矿石损失率分析 以平面放矿试验 1 与立面放矿试验 6 为例,图 6 为其不同放矿过程中多分段放矿模型剖面图. 如图所 示,黄色及红色颗粒为岩石,绿色颗粒为矿石,而蓝色 颗粒表示最终残留矿石. 如图 6( a) ~ ( d) 所示,上述 四种影响因素对整个放矿过程中崩落矿岩的流动规律 产生了不同影响,从而导致如图 6( e) 及( f) 所示的最 终矿石残留量相异. 图 7 为本次多分段放矿模拟中最终矿石残留量占 初始矿石量的百分比即矿石损失率 β 与采场结构参数 及放矿方式的关系. 如图 7( b) 所示,矿石损失率随放 矿口间距 L 的增大而增大; 如图 7( a) 及( c) 所示,矿石 损失率随放矿口尺寸 D 及崩落矿石层高度 H 的增大 而减小. 此外,如图 7 所示,平面放矿方式下矿石残留 量明显小于立面放矿方式下矿石残留量. 立面放矿方 式的放矿过程管理简单,但其矿岩接触面呈倾斜状向 下并向依次放矿的放矿口方向移动,致使其接触面积 较大,不利于矿石的回收; 而平面放矿过程中矿岩接触 面保持近似水平下移,延长了岩石混入时间,从而提高 了矿石放出量,这也很好地解释了该放矿方式下矿石 残留量较小这一现象. 当相邻放矿口间的相互影响不 大时,可以考虑采用立面放矿方式. 4 结论 ( 1) 多放矿口条件下放出体形态会因各放矿口间 的相互影响而产生交错、缺失等程度不同的变异,并不 是一个规则的椭球体. ·125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