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李国平编写2005年1月 1959年中国叶笃正等提出东亚大气环流季节转换中存在突变的观点。 1962年中国巢纪平建立中小尺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组。 1963年 美国洛伦茨发表著名的“确定性的非周期流”一文,用方程计算模拟出非周期现象 由此发展出的混沌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使大气科学在物 理学至整个科学界的地位大为提高 1965年中国叶笃正、李麦村提出地转适应的尺度理论,完善和发展了大气运动的地转适应理 1966年 日本柳井和松野从观测和理论上发现了罗斯贝-重力混合波。 1969年 皮耶克尼斯指出沃克环流的存在 1970年代美国查尼提出热带大气运动的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理论 1971年 日本松野用行星波瞬变过程首先解释平流层爆发性増温(SSW现象 1977年 中国谢义炳提出湿斜压大气概念。 1976年英国安德鲁斯和麦克因泰尔( McIntyre)引入波作用量概念,证明大气环流中的波作 用量守恒,提出广义 Eliassen-Palm通量(简称E-P通量),用于诊断波动在基本气 流中的传播及其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 1979年美国査尼等利用截谱模式研究了非线性大气环流的演变,提出了大气运动存在着多平 衡态,为中长期天气动力过程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1981年美国查尼等提出在一定条件下波与基本环流不发生相互作用的无加速原理。 年英国豪思肯斯( Hoskins)证明了球面上二维罗斯贝波的存在,并将波的能量频散规 律推广到球面大气,用于解释大气环流异常的遥相关现象 1982年中国曾庆存提出球面大气的旋转适应概念。 1982年中国黄荣辉提出行星波在实际基本气流中的三维传播中存在着两支波导,用于解释大 气环流三维遥相关的物理机制 中国曾庆存提出用波包概念研究非均匀基流下瞬变波的演变 1990年代有限振幅扰动理论在大气波动研究中得到应用,使以前建立在线性体系的大气动力学 逐渐向非线性大气动力学发展。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李国平编写 2005 年 1 月 9 1959 年 中国叶笃正等提出东亚大气环流季节转换中存在突变的观点。 1962 年 中国巢纪平建立中小尺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组。 1963 年 美国洛伦茨发表著名的“确定性的非周期流”一文,用方程计算模拟出非周期现象, 由此发展出的混沌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使大气科学在物 理学至整个科学界的地位大为提高。 1965 年 中国叶笃正、李麦村提出地转适应的尺度理论,完善和发展了大气运动的地转适应理 论。 1966 年 日本柳井和松野从观测和理论上发现了罗斯贝-重力混合波。 1969 年 皮耶克尼斯指出沃克环流的存在。 1970 年代 美国查尼提出热带大气运动的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理论。 1971 年 日本松野用行星波瞬变过程首先解释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现象。 1977 年 中国谢义炳提出湿斜压大气概念。 1976 年 英国安德鲁斯和麦克因泰尔(McIntyre)引入波作用量概念,证明大气环流中的波作 用量守恒,提出广义 Eliassen-Palm 通量(简称 E-P 通量),用于诊断波动在基本气 流中的传播及其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 1979 年 美国查尼等利用截谱模式研究了非线性大气环流的演变,提出了大气运动存在着多平 衡态,为中长期天气动力过程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1981 年 美国查尼等提出在一定条件下波与基本环流不发生相互作用的无加速原理。 1981 年 英国豪思肯斯(Hoskins)证明了球面上二维罗斯贝波的存在,并将波的能量频散规 律推广到球面大气,用于解释大气环流异常的遥相关现象。 1982 年 中国曾庆存提出球面大气的旋转适应概念。 1982 年 中国黄荣辉提出行星波在实际基本气流中的三维传播中存在着两支波导,用于解释大 气环流三维遥相关的物理机制。 1983 年 中国曾庆存提出用波包概念研究非均匀基流下瞬变波的演变。 1990 年代 有限振幅扰动理论在大气波动研究中得到应用,使以前建立在线性体系的大气动力学 逐渐向非线性大气动力学发展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