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而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的技术和工具都有突飞猛进的 发展,各国之间的距离似乎骤然变短,这就使得世界市场真正得以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国际留易有了惊人的百大发展,并且从原先局部的、地风性的交易活动转变为全球性的国际 贸易。这个时 期的国际贸易 不仅贸易数量和种类有长足增长,而且贸易方式和机构职能也 有创新发展。显然,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此时的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带有“垄断 的特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被为数不多的垄断组织所控制,由它们决定着一国对 外留易的地理方向和商品构成。垄断组织给出百额资本,用来扩大商品输出的范围和规模 战后的国际贸易 高额垄晰利润,为了更有效地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正因为这样,从全球范 围来看,总的说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 要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战争的破坏和空前的经济 危机使世界工业 产极为缓 ,在1912 1938年的25年间, 世界工业生 产量只增长了83 同时,这一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显著加强,奖出限入措施交互推进,螺旋上升,给国际贸易的 发展设置了层层的人为障碍。因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的扩大过程几乎处于停滞 状态。1913一1938年,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世界贸易值反而减少了 32%,而且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地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许多国家对 对外贸易的依赖性 成小了 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各国间特别是 洲国家与海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使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而美国的比重却有 了较大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亦有所上升。但 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仍然处于国际贸易的控制地位,因为两次大战间的经济危机和超保护 主义政策措施在限制欧洲各国 间贸易的同时,鼓励和扩大了欧洲对其他国家的贸易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特点表现为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上。在1913 -1937年的初级产品贸易中,食品和农业原料所占的比重都下降了,而燃料和其他和矿产品 所占比重均有增加。制成品贸易结构的突出变化是重工业品贸易所占比重显著增加和纺织品 留易比重下降。金屈和化学品的国际留易比重也有所增加,但其他轻工产品贸易比重则下隆 子。制成品贸易日益从消费品贸易转向资本货物贸 易, 半制成品贸易也稍有增加 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 经济 ~次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际贸易再次出现了飞速增长 其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 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 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招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 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 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书 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方 右)。这意 在各国的GDP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国际贸易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两个不同于以前的特征: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 广泛应用。二战后,伴随若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各国,尤其是发达围家产业结构不 断优化,第三产业急剧发展,加上资本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国际服务贸易得到 迅速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3 其中美国已边 3/ 发展中国家 服务业所占比重也达1/2。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其总就业人数比重达2/3,发展中国 家的这一比重达1/3。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其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从 而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的技术和工具都有突飞猛进的 发展,各国之间的距离似乎骤然变短,这就使得世界市场真正得以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国际贸易有了惊人的巨大发展,并且从原先局部的、地区性的交易活动转变为全球性的国际 贸易。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不仅贸易数量和种类有长足增长,而且贸易方式和机构职能也 有创新发展。显然,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19 世纪 70 年代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此时的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带有“垄断” 的特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被为数不多的垄断组织所控制,由它们决定着一国对 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和商品构成。垄断组织输出巨额资本,用来扩大商品输出的范围和规模。 战后的国际贸易 它们又互相勾结,建立起国际联盟组织,共同瓜分势力范围。如果说自由竞争时期的国 际贸易活动还在推动资本主义主义方式发展的话,此时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则完全是为了攫取 高额垄断利润,为了更有效地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正因为这样,从全球范 围来看,总的说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 要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战争的破坏和空前的经济 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极为缓慢,在 1912—1938 年的 25 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只增长了 83% 同时,这一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显著加强,奖出限入措施交互推进,螺旋上升,给国际贸易的 发展设置了层层的人为障碍。因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的扩大过程几乎处于停滞 状态。1913—1938 年,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 3%,年增长率为 0.7%,世界贸易值反而减少了 32%,而且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地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许多国家对 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各国间特别是欧 洲国家与海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使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而美国的比重却有 了较大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亦有所上升。但 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仍然处于国际贸易的控制地位,因为两次大战间的经济危机和超保护 主义政策措施在限制欧洲各国间贸易的同时,鼓励和扩大了欧洲对其他国家的贸易。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特点表现为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上。在 1913 —1937 年的初级产品贸易中,食品和农业原料所占的比重都下降了,而燃料和其他矿产品 所占比重均有增加。制成品贸易结构的突出变化是重工业品贸易所占比重显著增加和纺织品 贸易比重下降。金属和化学品的国际贸易比重也有所增加,但其他轻工产品贸易比重则下降 了。制成品贸易日益从消费品贸易转向资本货物贸易,半制成品贸易也稍有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又一次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贸易再次出现了飞速增长, 其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 19 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从 1950 年到 2000 年的 50 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 610 亿美元增加到 61328 亿美元,增长了将近 100 倍。即 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 15 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 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 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 GDP 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 3.8%左右)。这意味着国际贸易 在各国的 GDP 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国际贸易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两个不同于以前的特征: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 广泛应用。二战后,伴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 断优化,第三产业急剧发展,加上资本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国际服务贸易得到 迅速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 2/3,其中美国已达 3/4,发展中国家 服务业所占比重也达 1/2。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其总就业人数比重达 2/3,发展中国 家的这一比重达 1/3。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其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