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微生物学研究,用多组学就够了吗? 原文题目:Are multi-omics enough? 期f刊:Nature Microbiolog' IF:N/A 发表时间:2016年7月26日 通讯作者:Cristina Vilanova和Manuel Porcar 通讯作者单位: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 翻译:薛林贵 多组学技术(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宏蛋白质组、代谢组)被业内人士看作 是微生物组分析的未来。我们认为,目前简化复杂多组学产生数据的策略仍需要 结合改良的纯培养技术,以此发展出研究微生物群落的针对性方法。 1665年,罗伯特.虎克(RobertHooke)是第一个观察到微生物体的人。转眼, 距离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细胞200年过去了,人们己经能够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 分离细菌。那时,细菌的研究与鉴定依赖于培养及表型描述,而不久后人们就认 识到,环境中的微生物仅有约1%可以进行实验室培养。2002年,宏基因组测序 诞生,仅需测序就能鉴定微生物,使我们能够进行更多特定环境下微生物组的研 究。几年后,其他组学技术(宏转录组、宏蛋白质组、代谢组)相继出现,这些 组学是对宏基因组学很大的补充,扩展了生物群落高通量分析可用工具的范围。 将多组学数据整合到一起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全面结果,但是这种数据分析 方法忽略了生态系统相关结论的影响,却将焦点集中在不断增加的物种目录、表 达的基因及代谢产物上,结果,多组学反而使其待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增加了。就 像“树木会被森林掩盖”一样,微生物群落中生物成员之间的生物学关系常常被大 量的多组学数据所淹没。所以,那种“使用了多组学分析,相关的生物学关系就 会显现”的想法是错误的,微生物聚集到相互影响的群落是一个自然发生过程, 这些群落的结构与微生物活动过程有关,因此鉴定复杂样本中的关键菌对理解特 定生境生态学是很必要的。这一点在生物技术相关微生物的研究中尤为正确,比 如对沼气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目前在这一领域研究人员只能将这些发酵产气细 微生物学研究,用多组学就够了吗? 原文题目:Are multi-omics enough? 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 IF:N/A 发表时间:2016 年 7 月 26 日 通讯作者:Cristina Vilanova 和 Manuel Porcar 通讯作者单位: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 翻译:薛林贵 多组学技术(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宏蛋白质组、代谢组)被业内人士看作 是微生物组分析的未来。我们认为,目前简化复杂多组学产生数据的策略仍需要 结合改良的纯培养技术,以此发展出研究微生物群落的针对性方法。 1665 年,罗伯特.虎克(RobertHooke)是第一个观察到微生物体的人。转眼, 距离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细胞 200 年过去了,人们已经能够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 分离细菌。那时,细菌的研究与鉴定依赖于培养及表型描述,而不久后人们就认 识到,环境中的微生物仅有约 1%可以进行实验室培养。2002 年,宏基因组测序 诞生,仅需测序就能鉴定微生物,使我们能够进行更多特定环境下微生物组的研 究。几年后,其他组学技术(宏转录组、宏蛋白质组、代谢组)相继出现,这些 组学是对宏基因组学很大的补充,扩展了生物群落高通量分析可用工具的范围。 将多组学数据整合到一起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全面结果,但是这种数据分析 方法忽略了生态系统相关结论的影响,却将焦点集中在不断增加的物种目录、表 达的基因及代谢产物上,结果,多组学反而使其待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增加了。就 像“树木会被森林掩盖”一样,微生物群落中生物成员之间的生物学关系常常被大 量的多组学数据所淹没。所以,那种“使用了多组学分析,相关的生物学关系就 会显现”的想法是错误的,微生物聚集到相互影响的群落是一个自然发生过程, 这些群落的结构与微生物活动过程有关,因此鉴定复杂样本中的关键菌对理解特 定生境生态学是很必要的。这一点在生物技术相关微生物的研究中尤为正确,比 如对沼气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目前在这一领域研究人员只能将这些发酵产气细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