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酸碱理论发展简介 第三阶段—酸碱质子理论 1923年B中nsted(丹麦化学家)和Lowry(英国化学家)分别提出 了Proton Theory of Acid and Base-一称为B中nsted-Lowry质子理论。 认为: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或离子)(proton donor)称为酸, 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或离子)(proton acceptor)称为碱 如:NH3+H=NH4+,NH→碱 大大拓宽了酸碱的范围,更突破了水溶液的局限性 但这一理论只限于质子的放出与接受,所以必须与氢有关 这就不能解释:不含氢的一类化合物的反应问题 第三阶段——酸碱质子理论 1923年Bфnsted(丹麦化学家)和Lowry(英国化学家)分别提出 了Proton Theory of Acid and Base——称为Bфnsted- Lowry质子理论。 认为: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或离子)(proton donor)称为酸, 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或离子)(proton acceptor)称为碱 但这一理论只限于质子的放出与接受, 所以必须与氢有关 这就不能解释:不含氢的一类化合物的反应问题 大大拓宽了酸碱的范围,更突破了水溶液的局限性 如:NH3+H+ NH4 + , NH3→碱 6 酸碱理论发展简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