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剑门中学2012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卷) 18.“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3分) A(120分) 二选择题答案(30 )2.()3.()4.()5.( ()7.()8.( 9.( 三、文言古诗 19、注音:剥连蓬( 释词:张皇失措: 1l翻译句子(4分) 20、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2分) 21、老头子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诗歌鉴赏(5分)《春望》 (1)“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 作为警报,这里借指 1分) 22、“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个“找”字表达出作 (2)“国破山河在,城舂草木深”,菹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2分) 者怎样的感情?(2分) (3)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2分 23、文中最后一句话属于描写,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3分) 13.默写(9分) 2)急应何阳役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17分) (4)《望岳》诗中能见出诗人凌云壮志的一句是: 1.作者认为椅子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6分) 答 (5)《室铭》中描写陋室外环境的句子是 (6)《核舟记》中的核舟左窗刻的是 14按照例句的形式写下面的句子(不要改变句子愿意)(2分) 2.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四、阅读与理解(25分 15.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3分) 3.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分写的部分能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原文分析作答。(3分) 16.解释下列加框词(3分) ①桑竹 圖 国答之( 8不知有汉( 4.作者认为“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请你就此联系现实生活举例加以说明。(5分) ④处姐国之( ⑧无回者( 17.翻译下面的句了(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三.【阅读创作】仿照示例的形式,另选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首小诗。(10分)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 剑门中学 2012 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卷) A 卷(120 分) 一、二选择题答案(30 分) 1.( ) 2.( ) 3.(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三、文言古诗 11.翻译句子(4 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诗歌鉴赏(5 分)《春望》 (1)“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 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 ___。(1 分)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2 分) 答: (3)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2 分) 答: 13.默写(9 分) (1)出淤泥而不染,_____ _______。 (2)急应何阳役,_____ _______。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4)《望岳》诗中能见出诗人凌云壮志的一句是: , 。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外环境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6)《核舟记》中的核舟左窗刻的是: 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14.按照例句的形式写下面的句子(不要改变句子愿意)(2 分) 四、阅读与理解(25 分) (一)(13 分) 15. 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3 分) (1) (2) (3) 16.解释下列加框词(3 分) ①桑竹之属( ) ②具答之( ) ③乃不知有汉( ) ④处处志之( ) ⑤寻病终( ) ⑥无问津者( ) 17.翻译下面的句了(4 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8.“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 ?(3 分) (二)(12 分) 19、注音:剥.莲蓬( ) 释词:张皇失措: (2 分) 20、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2 分) 21、老头子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22、“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个“找”字表达出作 者怎样的感情?(2 分) 23、文中最后一句话属于 描写,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3 分) 五、作文(50 分) B 卷(30 分) 一.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17 分) 1.作者认为椅子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6 分) 答: 2.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3 分) 答: 3.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分写的部分能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原文分析作答。(3 分) 答: 4.作者认为“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请你就此联系现实生活举例加以说明。(5 分) 答: 三.【阅读创作】仿照示例的形式,另选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首小诗。(10 分)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