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物理化学》课外阅读练习 第1章物质的pT关系和热性质 概念题 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试判断下面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 (1)1mol氯化铝:(2)1mol(ACl2):(3)lmol铝离子;(4)lmol(2A13)。 2.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的要点是(1) 3.钢瓶中装有温度为10℃、压力为365MPa的CO2,则此CO2处于 态(气 液、气+液)。已知CO2的7=304.21K,10℃时CO2的饱和蒸气压为446MPac 4.范德华参数a的存在使压缩因子z (增大、减小),b的存在使Z (增 大、减小)。在低压下波义耳温度时,a和b对Z的影响作用 使 5.双节线和旋节线的区别是 将范德华方程应用于临界点 得到的一个重要的结果是 6.在普遍化压缩因子图上,某物质的等T线如图所示。试 Tr 写出图中各点物质的相态 7.-5℃的冰和水在101325Pa的压力下能否平衡共存?在 什么条件下-5℃的冰和水能平衡共存? 8.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是 。有关状态函数的基本假定 是 9.下列表示式在什么条件下才与体积功相等? (1)-pdk ,(2)-d(p) 0.试指出下面各式的适用条件: (1)△U=Q+W (2)△U=Q (3)△MH=Q 1.热力学标准状态规定为 气体 。液体和固 。溶液中的溶质《物理化学》课外阅读练习 1 1 第 1 章 物质的 pVT 关系和热性质 概念题 1.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试判断下面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 的: 。 (1) 1 mol 氯化铝; (2)1 mol ( AlCl3 3 1 );(3)1 mol 铝离子;(4)1 mol ( 3+ 2Al )。 2.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的要点是 (1) ,(2) 。 3.钢瓶中装有温度为 10℃、压力为 3.65 MPa 的CO2 ,则此CO2 处于 态(气、 液、气+液)。已知CO2 的Tc = 304.21K ,10℃时CO2 的饱和蒸气压为 4.46 MPa。 4.范德华参数 a 的存在使压缩因子 Z (增大、减小),b 的存在使 Z (增 大、减小)。在低压下波义耳温度时,a 和 b 对 Z 的影响作用 ,使Z = 1。 5.双节线和旋节线的区别是 。将范德华方程应用于临界点, 得到的一个重要的结果是 。 6.在普遍化压缩因子图上,某物质的等Tr 线如图所示。试 写出图中各点物质的相态: a ;b ;c ; d ;e 。 7.–5℃的冰和水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否平衡共存?在 什么条件下-5℃的冰和水能平衡共存? 8.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是 。有关状态函数的基本假定 是 。 9.下列表示式在什么条件下才与体积功相等? (1) − pdV ,(2) − d( pV) 。 10.试指出下面各式的适用条件: (1)ΔU = Q +W ; (2)ΔU = QV ; (3)ΔH = Qp 。 11.热力学标准状态规定为: 气 体 。液体和固 体 。溶液中的溶质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