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 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1953年 Watson和 Crick提出:(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一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 (a)A-U (b)G-T (c)C-G (d)T-A (e)C-A 4.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 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 (a)哺乳动物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含量,因为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是双链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可通过碱基在260m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5.DNA的变性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 (b)可以由低温产生 (c)是可逆的 (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e)包括氢键的断裂 6.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a)基于各个片段间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 b)依赖于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 (c)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 (d)同样包括有像G-U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 (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 NA分子中的超螺旋:(1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 T2 噬 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 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 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 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 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 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 年 Watson 和 Crick 提出:( ) (a)多核苷酸 DNA 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 DNA 而非 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双链 DNA 中的碱基对有:( ) (a) A-U (b) G-T (c) C-G (d) T-A (e) C-A 4. DNA 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 特性。以下哪些是对 DNA 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 ) (a)哺乳动物 DNA 约为 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 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 A—T 含量,因为 A-T 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 DNA 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 260mm 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5. DNA 的变性:( )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 (b)可以由低温产生 (c)是可逆的 (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e)包括氢键的断裂 6.在类似 RNA 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 (a)基于各个片段间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 (b)依赖于 A-U 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 (c)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 (d)同样包括有像 G-U 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 (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 7.DNA 分子中的超螺旋:( )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