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要求:诊断(何病何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 刘某,男,68岁,工人,于1991年12月28日就诊。 主诉:大便艰涩,排出困难,每于冬雪前后发生三年。 病史:三年前患者因天气寒冷,外出访友受凉而致便秘,至气候转温而便行自畅。现在症: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面色咣白,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 脉沉迟。 要求:诊断(何病何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肝脾2虚实3.理气和胃止痛4肾阳不足通脉四逆汤温通肾阳 5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6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7邪气所干胃虚不降 8.虚实 9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10胃气上逆动膈 11,实寒热 12湿邪脾虚 13健脾化湿 14.痛泻要方 15固涩分利太过 16热秘气秘虚秘冷秘 二、单项选择题 1C2.A3.D4C5A6.C B 8.A 9C10C l1B12D13.D14B15.B16.A 18.D19D20.C 21C22.D23.D24C25.A26.D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E 3 4.ABCD 5.ABCDE 6.ABCD 7ABC 8.ABCDE 9.ABCD 10ABCD 11BCE 12.ABD 四、问答题: 1答: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 ①寒邪客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致胃气不和而痛。②饮食伤胃:饮食不节, 或过饥过饱,致胃失和降而痛。③肝气犯胃: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横逆犯胃 致气机阻滞,因而发生痛疼。④脾胃虚弱: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失 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均可引起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或胃阻受损,失其濡 养而发生疼痛。此外,亦有过服寒凉药物而导致脾胃虚寒而痛者 2.答:“通则不痛”是治疗各种痛证的常用法则。胃痛发生的基本病机在于“不通则痛” 故治疗胃痛应以“通”为基本原则,即所谓“通则不痛”。但这里所言的“通”应从广义的 角度去理解和运用。由于导致“不通”的原因有寒凝、食积、气滞、血瘀、火郁、阴虚、阳 虚等不同,故治疗上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之一法,必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法。如属于 胃痛者,散寒即所以通:属于食滞者,消食即所以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以通,属于热 郁者,泄热即所以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以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以通:属于 阳弱者,温运脾阳即所以通。只有结合具体病机采取相应治法,使之丝丝入扣,才能善用 通”法 3答:主症可见突然呕吐,可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腻,脉濡缓。治宜 疏邪解表,芳香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药有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白术、厚朴、半夏 曲、大腹皮、茯苓、橘皮、甘草、大枣。 4.答:泄泻在辨证时,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谷不化 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 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5答:主症可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 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药有神曲、山楂、 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服」 6.答:主症是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而大便并不干硬,而面色唯白,神疲气 怯,舌淡嫩,苔薄,脉虚。治法为益气润肠。选方为黄芪汤。 五、病案分析 1.诊断:胃痛脾胃虚寒型要求:诊断(何病何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 4.刘某,男,68 岁,工人,于 1991 年 12 月 28 日就诊。 主诉:大便艰涩,排出困难,每于冬雪前后发生三年。 病史:三年前患者因天气寒冷,外出访友受凉而致便秘,至气候转温而便行自畅。现在症: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面色晄白,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 脉沉迟。 要求:诊断(何病何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肝脾 2.虚实 3.理气和胃止痛 4.肾阳不足 通脉四逆汤 温通肾阳 5.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6.胃失和降 气逆于上 7.邪气所干 胃虚不降 8. 虚实 9 消食化滞 和胃降逆 10.胃气上逆动膈 11.虚实 寒热 12.湿邪 脾虚 13.健脾化湿 14. 痛泻要方 15.固涩 分利太过 16.热秘 气秘 虚秘 冷秘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C 5.A 6.C 7.D 8.A 9.C 10.C 11.B 12.D 13.D 14.B 15.B 16.A 17.D 18.D 19.D 20.C 21.C 22.D 23.D 24.C 25.A 26.D 27.B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E 3.ABC 4.ABCD 5.ABCDE 6.ABCD 7ABC 8.ABCDE 9.ABCD 10.ABCD 11.BCE 12.ABD 四、问答题: 1.答: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 ①寒邪客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致胃气不和而痛。②饮食伤胃:饮食不节, 或过饥过饱,致胃失和降而痛。③肝气犯胃: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横逆犯胃, 致气机阻滞,因而发生痛疼。④脾胃虚弱: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失 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均可引起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或胃阻受损,失其濡 养而发生疼痛。此外,亦有过服寒凉药物而导致脾胃虚寒而痛者。 2.答:“通则不痛”是治疗各种痛证的常用法则。胃痛发生的基本病机在于“不通则痛” 故治疗胃痛应以“通”为基本原则,即所谓“通则不痛”。但这里所言的“通”应从广义的 角度去理解和运用。由于导致“不通”的原因有寒凝、食积、气滞、血瘀、火郁、阴虚、阳 虚等不同,故治疗上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之一法,必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法。如属于 胃痛者,散寒即所以通;属于食滞者,消食即所以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以通,属于热 郁者,泄热即所以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以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以通;属于 阳弱者,温运脾阳即所以通。只有结合具体病机采取相应治法,使之丝丝入扣,才能善用 “通”法。 3.答:主症可见突然呕吐,可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腻,脉濡缓。治宜 疏邪解表,芳香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药有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白术、厚朴、半夏 曲、大腹皮、茯苓、橘皮、甘草、大枣。 4.答:泄泻在辨证时,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谷不化, 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 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5答:主症可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 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药有神曲、山楂、 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服子。 6.答:主症是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而大便并不干硬,而面色喤白,神疲气 怯,舌淡嫩,苔薄,脉虚。治法为益气润肠。选方为黄芪汤。 五、病案分析: 1.诊断:胃痛脾胃虚寒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