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及到道德判断者的心理理论能力,同时意图与结果的匹配信息也会影响道德判断。对道德情 境下个体对意图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MFC对行为者意图的效价(好-坏)较为敏 感,当编码和整合道德判断中的意图信息时,TPJ和楔前叶起重要作用,个体在进行道德判 断时,对意图信息的处理涉及到道德判断者自身的心理理论能力。 2.道德准则、损益或得失分析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们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是由于我们所使用的道德原则不同所致。康纳利等 ( Connolly,T.,&Reb,J.)通过道德情境中的道德准则和损益或得失分析间出现冲突时人 们解决冲突的方式发现,道德决策通常依赖于某种道德准则,而不是行为后果的得失。 巴特尔斯( Bartels)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的灵活性进行研究发现,无论当前道德困境是突出 结果还是突出规则,人们的道德判断都受到“禁止伤害他人”这种道德准则的影响,被试对 道德决策的赞同受到道德准则和思维类型(直觉性与沉思型)的影响,在道德认知上道德 准则起到一种重要但又依赖于情境特征的作用。布罗德等研究发现,对被试在进行道德判 断任务前,启动某种道德原则可以改变被试的判断结果,而且这种启动即使没有被意识到也 有同样的效应,他认为在解决道德难题过程中人们是基于道德规则接近性的,即哪个规则最 近被使用或做容易提取,人们越倾向于采用哪个规则。 四、道德判断的研究成果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道德判断是不同情境下认知推理过程和情绪直觉过程共 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道德情境中情绪直觉过程还起着主要的作用。虽然道德判断的基础一 道德信念是个体从儿童期开始习得的,但有证据表明,3岁儿童已经开始对不公平的分 配方式有直觉反感,而这甚至早于儿童对公平概念的理解( Lobue, Nishida, Chiong, Deloache,& Haidt),这表明道德直觉判断的基础也许并不是逐步发展的审慎学 习过程,而是更早出现的情绪过程。道德直觉判断依赖于“道德模块”,而个体道德模块中 的信仰、愿望以及相似的一些意向概念,如希望、害怕与其它一些态度均来自于儿童期缓慢 审慎、有意识并艰苦习得的。情感充裕的道德模块有助于个体做出稳定的、适应社会的道德 判断。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内化情感充裕的知识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带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也是解决现行认知德育低效的根本途径。《小学德育纲要》也指出 “要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 力,以指导他们的行为。”具体来说,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德育教育除了应从德育 内容的科学选择入手外,还要综合考虑德育策略的多样化及支持性环境塑造等实施策略。 (一)德育内容生活化,促进学生掌握情感充裕的德育知识 人的道德观念由教育所决定。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道德情感的“认同”向道 德观念的“内化”过渡的过程。腹内侧前额叶损伤患者的研究表明,情绪功能的损伤致使患 者仅靠理性分析来完成日常生活决策,这不仅导致他们的决策无法适应生活,而且表现出道 德品质的退化。因此,德育内容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情感充裕的道德信息,即要充分利用德 育内容的文字表现力和形象感染力,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感染、情感 上的熏陶,进而自觉地将德育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具体来说,在 德育内容的科学选择方面,首先应注重选取贴近学生社会生活热点、焦点和难点的问题。这 些德育活动的内容应该与他们的社会现实和成长需要相联系,要能够帮助他们解释和解决现 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以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接受意愿。其次,以学生的视角组织和呈现 德育内容。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会影响其学习心向和准备状态。因此,应结合学生已有道德 经验综合安排德育内容。最后,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互动的道德训练活动,让学生在 模拟的或现实的道德情境中,获得充分的道德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德育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格林尼以道德两难困境为实验材料,发现在不同的材料情境下人们的参与程度不同,从及到道德判断者的心理理论能力,同时意图与结果的匹配信息也会影响道德判断。对道德情 境下个体对意图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MPFC 对行为者意图的效价(好-坏)较为敏 感,当编码和整合道德判断中的意图信息时,TPJ 和楔前叶起重要作用,个体在进行道德判 断时,对意图信息的处理涉及到道德判断者自身的心理理论能力。 2.道德准则、损益或得失分析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们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是由于我们所使用的道德原则不同所致。康纳利等 (Connolly,T., & Reb, J.)通过道德情境中的道德准则和损益或得失分析间出现冲突时人 们解决冲突的方式发现,道德决策通常依赖于某种道德准则,而不是行为后果的得失。[18] 巴特尔斯(Bartels)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的灵活性进行研究发现,无论当前道德困境是突出 结果还是突出规则,人们的道德判断都受到“禁止伤害他人”这种道德准则的影响,被试对 道德决策的赞同受到道德准则和思维类型(直觉性与沉思型) 的影响,在道德认知上道德 准则起到一种重要但又依赖于情境特征的作用。[19]布罗德等研究发现,对被试在进行道德判 断任务前,启动某种道德原则可以改变被试的判断结果,而且这种启动即使没有被意识到也 有同样的效应,他认为在解决道德难题过程中人们是基于道德规则接近性的,即哪个规则最 近被使用或做容易提取,人们越倾向于采用哪个规则。 四、道德判断的研究成果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道德判断是不同情境下认知推理过程和情绪直觉过程共 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道德情境中情绪直觉过程还起着主要的作用。虽然道德判断的基础— ——道德信念是个体从儿童期开始习得的,但有证据表明,3 岁儿童已经开始对不公平的分 配 方 式 有 直 觉 反 感 , 而 这 甚 至 早 于 儿 童 对 公 平 概 念 的 理 解 ( Lobue, Nishida, Chiong,Deloache, & Haidt),[20]这表明道德直觉判断的基础也许并不是逐步发展的审慎学 习过程,而是更早出现的情绪过程。道德直觉判断依赖于“道德模块”,而个体道德模块中 的信仰、愿望以及相似的一些意向概念,如希望、害怕与其它一些态度均来自于儿童期缓慢、 审慎、有意识并艰苦习得的。情感充裕的道德模块有助于个体做出稳定的、适应社会的道德 判断。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内化情感充裕的知识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带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也是解决现行认知德育低效的根本途径。《小学德育纲要》也指出 “要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 力,以指导他们的行为。”具体来说,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德育教育除了应从德育 内容的科学选择入手外,还要综合考虑德育策略的多样化及支持性环境塑造等实施策略。 (一)德育内容生活化,促进学生掌握情感充裕的德育知识 人的道德观念由教育所决定。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道德情感的“认同”向道 德观念的“内化”过渡的过程。腹内侧前额叶损伤患者的研究表明,情绪功能的损伤致使患 者仅靠理性分析来完成日常生活决策,这不仅导致他们的决策无法适应生活,而且表现出道 德品质的退化。因此,德育内容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情感充裕的道德信息,即要充分利用德 育内容的文字表现力和形象感染力,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感染、情感 上的熏陶,进而自觉地将德育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具体来说,在 德育内容的科学选择方面,首先应注重选取贴近学生社会生活热点、焦点和难点的问题。这 些德育活动的内容应该与他们的社会现实和成长需要相联系,要能够帮助他们解释和解决现 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以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接受意愿。其次,以学生的视角组织和呈现 德育内容。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会影响其学习心向和准备状态。因此,应结合学生已有道德 经验综合安排德育内容。最后,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互动的道德训练活动,让学生在 模拟的或现实的道德情境中,获得充分的道德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德育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格林尼以道德两难困境为实验材料,发现在不同的材料情境下人们的参与程度不同,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