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a.镇静作用:桂皮醛250~500mg/kg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 对抗甲基丙胺所产生的过多活动、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及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b.镇痛作用:实验表明:桂枝镇痛作用较弱。小鼠鼠尾加压刺激法表明:桂皮醛无明 显的镇痛作用,但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则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桂枝的醇提取物和 水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夹尾和烫尾所致疼痛无抑制作用。 C.解热作用:桂枝煎剂、肉桂酸或肉桂酸钠,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疫 苗所致发热兔,均有降温、解热作用。麻黄配桂枝对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有兴奋作用,因此 麻桂煎剂发汗作用可能与中枢有关。 d.抗惊厥作用:桂皮醛500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可延缓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 死亡时间,可减少烟碱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发生率。对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则无效 2.抗菌作用桂枝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杄菌、枯草杄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 效浓度为25mg/ml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 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杄菌、肠炎沙门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 法)。桂枝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较强抑制作用。 3.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 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儿病毒(ECHO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 70%醇浸剂作用较好。 4.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 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 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5.抗炎作用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桂枝汤组方分析发现,在抑制炎 性肿胀上,致炎后1小时,桂枝汤的单味药中,以桂枝的作用最强,芍药同桂枝有协同作用 桂枝的挥发油部分由呼吸系统排出,对呼吸道炎症有消炎作用。据实验报告桂枝成分桂皮醛 有组胺释放作用,在给药20~60分钟内可引起皮肤荨麻疹。桂皮醛可引起兔的白细胞增加。 在肾炎研究中,桂枝浸膏对嗜异性抗体反应显示出抑制补体活性作用,被认为有较强的 抗过敏反应 6.其他作用桂枝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但桂枝对血管的作用可因作用部位不同而 异,并与配伍药物有关;桂皮油被吸收后,经肺排泄,可稀释其分泌液的黏稠度,出现祛痰、 止咳作用;适量桂枝有芳香健胃作用,桂皮醛能使肠胃蠕动亢进,排除肠中腐败之气体,而 不致引起下痢:桂皮醛有抗肿瘤作用,50μgm1给小鼠注射,对SV病毒引起的肿瘤的抑 制率为100%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桂枝、甘草各10g,羌活6g,乳香、没药各5g,水煎服。治疗 20例,结果基本治愈1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新中医1987:9(1):26) 2.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桂枝、麻黄各9g,茯苓、白术、泽泻、半夏、厚朴 杏仁、防己各15g,知母21g,薏苡仁、枳实各30g,黄芪60g,甘草6g。年轻体壮者用量 酌增,老少体弱者用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服3次,夜服1次。最好每日肌注长 效青霉素1次,每次120万u,注射前先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治疗40例,显效33例,有效 4例,无效3例。(辽宁中医杂志1991:18(6):19 3.治疗面神经麻痹桂枝30g,防风20g,赤芍15g。水煎趁热擦洗患部,每次20分 钟,每日2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共治疗30例,结果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效1 例。治愈时间为6~15天。(湖南中医杂志1987:8(2):封四〕3 a. 镇静作用:桂皮醛 250~500mg/kg 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 对抗甲基丙胺所产生的过多活动、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及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等。 b. 镇痛作用:实验表明:桂枝镇痛作用较弱。小鼠鼠尾加压刺激法表明:桂皮醛无明 显的镇痛作用,但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则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桂枝的醇提取物和 水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夹尾和烫尾所致疼痛无抑制作用。 c. 解热作用:桂枝煎剂、肉桂酸或肉桂酸钠,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疫 苗所致发热兔,均有降温、解热作用。麻黄配桂枝对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有兴奋作用,因此, 麻桂煎剂发汗作用可能与中枢有关。 d. 抗惊厥作用:桂皮醛 500mg/kg 给小鼠腹腔注射,可延缓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 死亡时间,可减少烟碱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发生率。对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则无效。 2. 抗菌作用 桂枝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 效浓度为 25mg/ml 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 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 法)。桂枝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较强抑制作用。 3. 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 甲型京科 68-1 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 70%醇浸剂作用较好。 4. 利尿作用 用含桂枝的五苓散 0.25g/kg 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 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 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5. 抗炎作用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桂枝汤组方分析发现,在抑制炎 性肿胀上,致炎后 1 小时,桂枝汤的单味药中,以桂枝的作用最强,芍药同桂枝有协同作用。 桂枝的挥发油部分由呼吸系统排出,对呼吸道炎症有消炎作用。据实验报告桂枝成分桂皮醛 有组胺释放作用,在给药 20~60 分钟内可引起皮肤荨麻疹。桂皮醛可引起兔的白细胞增加。 在肾炎研究中,桂枝浸膏对嗜异性抗体反应显示出抑制补体活性作用,被认为有较强的 抗过敏反应。 6. 其他作用 桂枝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但桂枝对血管的作用可因作用部位不同而 异,并与配伍药物有关;桂皮油被吸收后,经肺排泄,可稀释其分泌液的黏稠度,出现祛痰、 止咳作用;适量桂枝有芳香健胃作用,桂皮醛能使肠胃蠕动亢进,排除肠中腐败之气体,而 不致引起下痢;桂皮醛有抗肿瘤作用,50μg/ml 给小鼠注射,对 SV40 病毒引起的肿瘤的抑 制率为 100%。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桂枝、甘草各 10g,羌活 6g,乳香、没药各 5g,水煎服。治疗 20 例,结果基本治愈 14 例,好转 3 例,无效 3 例。〔新中医 1987;9(1):26〕 2.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 桂枝、麻黄各 9g,茯苓、白术、泽泻、半夏、厚朴、 杏仁、防己各 15g,知母 21g,薏苡仁、枳实各 30g,黄芪 60g,甘草 6g。年轻体壮者用量 酌增,老少体弱者用量酌减,每日 1 剂,水煎温服,日服 3 次,夜服 1 次。最好每日肌注长 效青霉素 1 次,每次 120 万 u,注射前先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治疗 40 例,显效 33 例,有效 4 例,无效 3 例。〔辽宁中医杂志 1991;18(6):19〕 3. 治疗面神经麻痹 桂枝 30g,防风 20g,赤芍 15g。水煎趁热擦洗患部,每次 20 分 钟,每日 2 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共治疗 30 例,结果治愈 26 例,好转 3 例,无效 1 例。治愈时间为 6~15 天。〔湖南中医杂志 1987;8(2):封四〕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