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得分 评卷人 四、计算题(35分) 1.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6测回,观测值如下表1所示,求该角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表1:(10分) 观测次数 观测值L VV 1 821918" 2 821924" 算术平均值x= 3 82°1930" 4 8219'12 中误差m= 5 8219'12 6 8219'30" 2.一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观测成果及测站数如下表,请在表格内按测站数调整闭合差并 求出各点的高程。(14分) 点号 测站数(个, 实测高差 改正数(m) 改正后的高 (m) 差(m) 高程(m) BMA 10 +8.750 60.440(已知) 9 -5.611 2 11 -7.200 3 13 +8.078 BMa 64.414(已知) ∑ 辅助 f= 计算 fh客=士12√nmm= 3.现需从A点测设长度为129.685m的水平距离AB,初设B点后,测得温度t=23℃, AB两点的高差h=-1.168m,已知尺长方程为L,=30一0.0023十1.2×105(t-20℃)× 30m,问需沿地面测设多少长度?(11分) 1716得 分 评卷人 四、计算题(35分1 1.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 6测回,观测值如下表 1所示,求该角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表 1;(10分) 观测次数}观测值:} 丫 VV 019'18" 019'24' 019`30" 019'12" 019'12" 013'30" 算术平均值 二= 中误 差 m } 兄 { } } .{ { 2.一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观测成果及测站数如下表,请在表格内按测站数调整闭合差并 求出各点的高程 。(14分) 点 号 测站数(个) 实测高差 (m) 改正数(m) 改正后的高 差 (m) 高 程(m) BMA 10 斗一8. 750 60. 440(已知) 1 9 一 5. 611 2 11 一 7. 200 3 13 十 8. 078 BMB 64. 414(已知) 一习 辅助 计算 几= 瓜 二士12 }mm= 3.现需从A点测设长度为 129. 685m的水平距离 AB,初设 B点后,测得温度 t=230C, AB两点的高差 h“一l. 168m,已知尺长方程为 l} = 30一。. 0023-F-1. 2 X 10-5 (t-200C} X 30m,问需沿地面测设多少长度?<11分) 171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