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张四维能屈能伸。与张居正关系不好,却在岁时年节不断地向张居正馈赠礼物, 谨慎地侍奉、追随张居正,以图拜官晋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拱益才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朝上颇有疾之者。 (2)既得政,知中外积苦居正,欲大收人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答高博士 [南朝]何逊 北窗凉夏首,幽居多卉木。 飞崨①弄晚花,清池映疏竹 为宴得快性,安闲聊鼓腹②。 将子厌嚣尘,就予开耳目。 [注]①崨:蝶。②鼓腹:犹言“腆着肚子”,出于《庄子·马蹄》:“夫赫胥氏 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这里用来表现安 闲之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开头两句,先向朋友描述自己居所的幽清,“夏首“则点明时令 B.诗的三、四句景致颇富诗意:蝴蝶在花间流连,疏竹与波光交相辉映。 C.第三句的“弄”字,描摹岀蝴蝶仿佛是在与晩花嬉闹游戏,以动衬静 D.五、六两句寓生活哲理,表现的安闲之态颇为传神;用语诙谐,明快旷达。 15.有人评价这首《答高博士》其实就是一篇以诗代文的邀友之柬。那么诗人在 诗歌中是如何邀约友人的?请结合诗句分析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马说》中,韩愈用“ 两句话 阐明,天下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天下人不认识千里马;并以此来抨击人才被埋 没的现象。 (2)《离骚》中,对于自己因佩戴香蕙、采集芳芷而被定罪遭贬黜的境遇,屈 原的态度是: (3)杜甫在《登高》中,用“ 两句, 抒发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自己命运,开 始建设自己国家,为实现民族 而奋斗的历史。1840-1949年 间,中国社会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断向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更经历了冲出“谷底”,为了国家独立、 民主和现代化, 向上发展,进而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魔 影,走向新中国的历程。如何帮助大众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了解近代中国遭受 的巨大苦难和屈辱,了解中国人民 的伟大抗争精神,是历史 学者的责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人们渴望提高中国近代史知识,尤其是对高 质量的历史内容热情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历史学界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秉持正确D.张四维能屈能伸。与张居正关系不好,却在岁时年节不断地向张居正馈赠礼物, 谨慎地侍奉、追随张居正,以图拜官晋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拱益才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朝上颇有疾之者。 (2)既得政,知中外积苦居正,欲大收人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答高博士 [南朝]何逊 北窗凉夏首,幽居多卉木。 飞蜨①弄晚花,清池映疏竹。 为宴得快性,安闲聊鼓腹②。 将子厌嚣尘,就予开耳目。 [注]①蜨:蝶。②鼓腹:犹言“腆着肚子”,出于《庄子·马蹄》:“夫赫胥氏 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这里用来表现安 闲之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人开头两句,先向朋友描述自己居所的幽清,“夏首“则点明时令。 B.诗的三、四句景致颇富诗意:蝴蝶在花间流连,疏竹与波光交相辉映。 C.第三句的“弄”字,描摹出蝴蝶仿佛是在与晚花嬉闹游戏,以动衬静。 D.五、六两句寓生活哲理,表现的安闲之态颇为传神;用语诙谐,明快旷达。 15.有人评价这首《答高博士》其实就是一篇以诗代文的邀友之柬。那么诗人在 诗歌中是如何邀约友人的?请结合诗句分析说明。(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马说》中,韩愈用“ , ”两句话 阐明,天下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天下人不认识千里马;并以此来抨击人才被埋 没的现象。 (2)《离骚》中,对于自己因佩戴香蕙、采集芳芷而被定罪遭贬黜的境遇,屈 原的态度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用“ , ”两句, 抒发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自己命运,开 始建设自己国家,为实现民族 而奋斗的历史。1840-1949 年 间,中国社会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断向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更经历了冲出“谷底”,为了国家独立、 民主和现代化, 向上发展,进而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魔 影,走向新中国的历程。如何帮助大众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了解近代中国遭受 的巨大苦难和屈辱,了解中国人民 的伟大抗争精神,是历史 学者的责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人们渴望提高中国近代史知识,尤其是对高 质量的历史内容热情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历史学界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秉持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