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 故遣低枝拂面来 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写出了路边梅花的什么特点?(2分) 1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诗的三、四两句将梅花人格化了,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A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 B是义贵于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9、根据下面这段寓言中雨伞的回答,写一句话点评,要求揭示主题。(2分) C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予子天下而杀子身 有人问躲在角落里的面伞:“你在想什么?”雨伞笑了,它说:“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D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 我是大家头上的云:不需要我时就尽量少占地方 予观夫巴陵胜状 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14、下列句中“之”与“断子之手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3分) 人生贵在承受。承受是一种涵养,一种处变不檩、临危不惧的气度和坦荡:承受是A人皆有之 承受是 承受是一种修养,一种C辍耕之垄上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l、看了《红楼梦》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黛玉葬花,痴情传世”,请结合《三国演义》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的相关情节写出下联。(2分) (2)万事莫贵于义也 16、(甲)中作者将 比做鱼,将 比做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 12、古人说:“读《出师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忠”,《出师表》词情恳切、感人肺腑。读过《隆不能两全时,应 中对》《出师表》后,结合你 的诸葛亮,你对诸葛亮的“忠”有着怎样的评价?(4分)_ 17、(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哪句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 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必要坚持吗?为什么?(4分) 二、圆倒解(45分) (二)(15分) (一)古文阅读(17分) ①我国许多名山古刹,总有不少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古树相伴随,它们中除了苍松翠柏、参天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杉桧外,还常常能见到一种树干挺拔的古朴大树它雄姿肃穆,古雅别致,当 而过时,摇动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甚于生者, 着万干碧叶,更显得壮丽非凡。寺院的僧侣把它当做圣树”广泛种于庙字四問。这就是大名鼎鼎孓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遗植物一银杏。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 ②为什么把银杏称为孓遗植物?原来,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的古生代石 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炭纪末期,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 作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毎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 (乙)子壓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 为“植物界的恐龙"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 ③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 渐渐失去了它的主率 初中学习网一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 CaxA.oom I我们负责传知识!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 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故遣低枝拂面来。 (1)、第一、二句写出了路边梅花的什么特点?(2 分) (2)、诗的三、四两句将梅花人格化了,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 分) 9、根据下面这段寓言中雨伞的回答,写一句话点评,要求揭示主题。(2 分) 有人问躲在角落里的面伞:“你在想什么?”雨伞笑了,它说:“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 我是大家头上的云;不需要我时就尽量少占地方。”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 分) 人生贵在承受。承受是一种涵养,一种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气度和坦荡; 承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受是一种修养,一种 潇洒,一种境界,一种伟大。 11、看了《红楼梦》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黛玉葬花,痴情传世”,请结合《三国演义》中 的相关情节写出下联。(2 分) 12、古人说:“读《出师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忠”, 《出师表》词情恳切、感人肺腑。读过《隆 中对》《出师表》后,结合你所了解的诸葛亮,你对诸葛亮的“忠”有着怎样的评价?(4 分)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古文阅读(17 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 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 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1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故不为茍.得也 茍.富贵,无相忘 B 是.义贵于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予子天下而.杀子身 D 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 予.观夫巴陵胜状 14、下列句中“之”与“断子之手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3 分) A 人皆有之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辍耕之垄上 D 醉翁之意不在酒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16、(甲)中作者将 比做鱼,将 比做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 不能两全时,应 (3 分) 17、(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哪句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 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必要坚持吗?为什么?(4 分) (二)(15 分) ①我国许多名山古刹,总有不少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古树相伴随,它们中除了苍松翠柏、参天 杉桧外,还常常能见到一种树干挺拔的古朴大树。它雄姿肃穆,古雅别致,当微风吹拂而过时,摇动 着万千碧叶,更显得壮丽非凡。寺院的僧侣把它当做“圣树”,广泛种于庙宇四周。这就是大名鼎鼎孓 遗植物——银杏。 ②为什么把银杏称为孓遗植物?原来,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 2.7 亿年前的古生代石 炭纪末期,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大约 1 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 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 为“植物界的恐龙”。 ③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 而 ,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