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 智能系统学报 第3卷 够大大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出了按序、定向、整体的结构图识别和三维数字建筑 重建方法 1思路 2.1图形识别 目前,建筑设计阶段的突出特点就是以二维的 考虑到建筑结构的支撑性等特点,按轴网·柱 平面图为主,以一些局部结构的详细图为辅,来表示 (墙)-梁·板·表格的顺序进行识别.并遵循“有的 完整的建筑物三维信息.考虑到如果要通过从三维 放矢”的思路,按制图规则进行预搜索得到小区域后 建筑设计入手来整合建筑业各工序,对整个行业的 进行每个对象图形的识别 改造将十分巨大.因此,文中的核心思路是维持现有 2.1.1基于特征引导的轴网识别 二维CAD设计习惯,利用计算机理解分散的二维 1)通过线段特征关系识别轴线和尺寸线.如轴 图形,自动重建包含多维数字信息的三维建筑物,提 线=轴线编号+相接线段!圆弧段,轴线编号=圆+ 供给设计后各工序使用.设计原则如下: 圆内字符串,字符串=‘A~Z1‘a~:’+0~9' 1)整体延续性:从设计绘图开始,每件工作只需 ‘a~z’},等等; 做1次,由计算机抽取、管理、共享各种图形、规范等 2)根据连通性、方向一致性和近距离等要求,将 信息,各后续阶段工作或反馈流程中即可按需自动 轴线和尺寸线组成轴线尺寸线组; 取用.避免重复读图、交流等浪费; 3)将各轴线尺寸线组中的轴线组成坐标系 2)智能性:将原来依靠技术人员掌握、传递、交 2.1.2基于结构规则的柱识别 流的信息,尽可能通过图形的自动识别理解等方法 1)通过预定义字串构成规则匹配来识别柱名、 来获取,实现计算机自动完成专业工作或指导操作 尺寸标注、钢筋标注等; 人员完成工作的智能化目标; 2)通过封闭性和环境图文分析来识别柱截面, 3)实用性:在设计过程中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并按距离聚合匹配柱名和柱截面; 和行业标准,设计的功能应符合原人工处理要求, 3)识别柱截面的钢筋.按距离聚合和字串语义 4)先进性:智能化功能的设计应考虑易于改进 分析来匹配钢筋和钢筋标注 和扩充以符合业界的发展趋势 2.1.3基于支撑规则的梁识别 系统总流程如图1所示 一根梁由多跨组成,跨必须有支撑,利用这一物 2D电子图 理支撑关联,由梁名引导,先识别有2个以上的柱支 撑的梁,再识别由一根柱和己识别梁支撑的梁,最后 图形识别理解 识别仅由己识别梁支撑的梁,并参照集中标注中梁 三维重建 的宽度描述验证平行线距离】 3D数字建筑模型 通过字符串构成规则识别梁钢筋标注后,按照 (包含结构、钢筋、水暖电等信息) 距离聚合原则判定各标注的跨归属,最后通过命名 模型的利用 ↑模型的修改(补充) 规则自动归纳出每一跨所包含的所有钢筋信息 钢筋算量施工管理 (仁维翻样 2.1.4基于分割规则的板识别 楼板由梁(及墙)包围而成.在已识别柱、墙、梁 图1三维数字建筑的生成和应用流程 之后,通过最小闭合区域的自动分割定义每一块楼 Fig.I Flowchart of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板楼板的厚度、标高等通过分析文字标注来获得 3D-digitalbuilding 而楼板的底筋和支座筋尺寸及其分布范围则通过钢 筋图形和钢筋尺寸标注共同分析和推理获得」 2三维数字建筑模型的自动生成 2.1.5基于表格项目的二维表格分析 二维的建筑设计图表示具有如下特点:分散性、 建筑工程图中的二维表格按主项目和次项目的 层次性、多态性、示意性、缺省性、模糊性、隐含性.例 交叉来查阅有关数据.有3类情况:1)简单文字表: 如,一个建筑物所有构件的三维信息分散在可能多 对主/次项目的识别通过关键词匹配来实现;2)复杂 达数十、数百张不同的图中,很多信息通过示意式图 文字表:对项目嵌套、项目耦合或项目合并等情况 形、描述性文字及约定性规则相结合来隐含表示,有 先自动复制、删除表格线,将其转换为简单表:3)图 些数据必须综合周围的环境图文信息推理才能得到 文表:通过关键词匹配区分项目,在单个表格项内再 等等.因此,文中以人工读图的思维方式为依据,提 应用图形识别功能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够大大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1 思 路 目前 ,建筑设计阶段的突出特点就是以二维的 平面图为主 ,以一些局部结构的详细图为辅 ,来表示 完整的建筑物三维信息. 考虑到如果要通过从三维 建筑设计入手来整合建筑业各工序 ,对整个行业的 改造将十分巨大. 因此 ,文中的核心思路是维持现有 二维 CAD 设计习惯 ,利用计算机理解分散的二维 图形 ,自动重建包含多维数字信息的三维建筑物 ,提 供给设计后各工序使用. 设计原则如下 : 1) 整体延续性 :从设计绘图开始 ,每件工作只需 做 1 次 ,由计算机抽取、管理、共享各种图形、规范等 信息 ,各后续阶段工作或反馈流程中即可按需自动 取用. 避免重复读图、交流等浪费 ; 2) 智能性 :将原来依靠技术人员掌握、传递、交 流的信息 ,尽可能通过图形的自动识别理解等方法 来获取 ,实现计算机自动完成专业工作或指导操作 人员完成工作的智能化目标 ; 3) 实用性 :在设计过程中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和行业标准 ,设计的功能应符合原人工处理要求 ; 4) 先进性 :智能化功能的设计应考虑易于改进 和扩充以符合业界的发展趋势. 系统总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三维数字建筑的生成和应用流程 Fig. 1 Flowchart of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3D2digital2building 2 三维数字建筑模型的自动生成 二维的建筑设计图表示具有如下特点 :分散性、 层次性、多态性、示意性、缺省性、模糊性、隐含性. 例 如 ,一个建筑物所有构件的三维信息分散在可能多 达数十、数百张不同的图中 ,很多信息通过示意式图 形、描述性文字及约定性规则相结合来隐含表示 ,有 些数据必须综合周围的环境图文信息推理才能得到 等等. 因此 ,文中以人工读图的思维方式为依据 ,提 出了按序、定向、整体的结构图识别和三维数字建筑 重建方法[4 ] . 2. 1 图形识别 考虑到建筑结构的支撑性等特点 ,按轴网 - 柱 (墙) - 梁 - 板 - 表格的顺序进行识别. 并遵循“有的 放矢”的思路 ,按制图规则进行预搜索得到小区域后 进行每个对象图形的识别. 2. 1. 1 基于特征引导的轴网识别 1) 通过线段特征关系识别轴线和尺寸线. 如轴 线 = 轴线编号 + 相接线段| 圆弧段 ,轴线编号 = 圆 + 圆内字符串 ,字符串 =‘A~ Z’|‘a~z’+ {‘0~9’| ‘a~z’} ,等等; 2) 根据连通性、方向一致性和近距离等要求 ,将 轴线和尺寸线组成轴线尺寸线组 ; 3) 将各轴线尺寸线组中的轴线组成坐标系. 2. 1. 2 基于结构规则的柱识别 1) 通过预定义字串构成规则匹配来识别柱名、 尺寸标注、钢筋标注等 ; 2) 通过封闭性和环境图文分析来识别柱截面 , 并按距离聚合匹配柱名和柱截面 ; 3) 识别柱截面的钢筋. 按距离聚合和字串语义 分析来匹配钢筋和钢筋标注. 2. 1. 3 基于支撑规则的梁识别 一根梁由多跨组成 ,跨必须有支撑 ,利用这一物 理支撑关联 ,由梁名引导 ,先识别有 2 个以上的柱支 撑的梁 ,再识别由一根柱和已识别梁支撑的梁 ,最后 识别仅由已识别梁支撑的梁 ,并参照集中标注中梁 的宽度描述验证平行线距离. 通过字符串构成规则识别梁钢筋标注后 ,按照 距离聚合原则判定各标注的跨归属 ,最后通过命名 规则自动归纳出每一跨所包含的所有钢筋信息. 2. 1. 4 基于分割规则的板识别 楼板由梁(及墙) 包围而成. 在已识别柱、墙、梁 之后 ,通过最小闭合区域的自动分割定义每一块楼 板. 楼板的厚度、标高等通过分析文字标注来获得. 而楼板的底筋和支座筋尺寸及其分布范围则通过钢 筋图形和钢筋尺寸标注共同分析和推理获得. 2. 1. 5 基于表格项目的二维表格分析 建筑工程图中的二维表格按主项目和次项目的 交叉来查阅有关数据. 有 3 类情况 : 1) 简单文字表 : 对主/ 次项目的识别通过关键词匹配来实现 ;2) 复杂 文字表 :对项目嵌套、项目耦合或项目合并等情况 , 先自动复制、删除表格线 ,将其转换为简单表 ;3) 图 文表 :通过关键词匹配区分项目 ,在单个表格项内再 应用图形识别功能. ·2 ·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第 3 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