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边部也可见动态结晶颗粒。而石英大部分已重结晶构成基质,显示明显的流动构造。长英质 糜棱岩可发育成十分典型的S-C叶理,成份分异明显。 超糜梭岩岩石具糜棱结构,基质含量>90%,残斑少见,岩石已大部分重结晶。颗粒 般较小,呈纹层状分布,常见不同成分的条带相间构成分异劈理。岩石流动构造清楚,而S-C 叶理变得不太明显。由于碎斑少而小,矿物中的各种塑性变形现象除动态重结晶外,均不太 发育。整个岩石中几乎全部由动态重结晶新颗粒组成。肉眼观察岩石呈致密状,颜色较深。 长英质超糜棱岩与糜棱岩相比,长石减少而白云母和石英增多 晶质塑性变形,尤其以位错滑移和位错攀移为主要杋理的位错蠕变是糜棱岩的重要机制。 在此过程中,变形作用产生大量位错现象,恢复作用为位错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最终导致 动态重结晶作用,形成糜棱岩。糜棱岩化作用是一种递进变形过程,由糜棱岩化岩石到超糜 棱岩反映了应变从弱到强的逐渐累积过程。随着应变强度的增大,矿物和岩石的塑性变形特 征越来越明显,动态重结晶作用加强,重结晶新颗粒粒度减小,岩石中的流动构造也越来越 发育,糜棱结构就越来越显著。一个韧性变形带从边部的未变形区向带内逐渐变为弱变形带, 以及到中心部位强应变带,代表了一个完整的糜棱岩演化旋回,相应地形成了糜棱岩化岩石 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 在糜棱岩化作用之后,由于应力作用消失,温度升高,糜棱岩发生了强烈静态重结晶作 用,消除和改造了部分早期的糜棱组构,并由颗粒粗大的多边形晶体取代了细小变形晶体。 这种经静态重结晶改造的糜棱岩称为变余糜棱岩,或称之为变晶糜棱岩。 三、简述走滑盆地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 走滑断层作用产生的盆地,总称为走滑盆地。在走滑盆地中,以往人们重点关注于拉分 盆地,给人印象似乎走滑盆地只有拉分盆地,即只有拉伸性质的走滑相关盆地。事实不然, 走滑盆地中除了伸展性拉分盆地外还有一些挤压性盆地,挤压性走滑盆地有断层楔盆地、断 层角盆地、断层边缘盆地(坳陷)。 1.拉分盆地:拉分作用一词最早是由 Barchfied和 Stewart(1966)在研究美国加里福尼 亚“死谷”的形成机制中首先提出的。自从1966年拉分这一术语引入盆地构造分析以来,受 到地质工作者的极大重视。Aydn和Nur(1982)系统地论述了全世界60多个第四纪拉分盆 地和活动走滑断层的关系。拉分作用逐渐被用来描述几乎所有类型的走滑盆地。从野外观察 实验模拟和理论分析三个方面,对拉分盆地的形成提出了5个基本模型。模型a,菱形拉分或 菱形地堑,认为拉分盆地在两条不连续的相互平行的走滑断裂之间发生,其边界呈尖锐的菱 形。拉分盆地的宽度基本保持不变,并受早期两条主断裂间隔(d)制约,长度随主断裂交叠 加大而增加。这一模型被广泛用于圣安德烈斯断裂带地区。模型b, Freund(1971)通过对新 西兰Hope断裂带附近拉分盆地详细填图发现,两条主断层并非平行,它们的走向有一定角度 的偏离,并且主断裂不是以交叠方式,而是以一条斜向中间断裂相连接。通过斜向中间断裂 的张开,在盆地一端产生一个狭窄的裂口,在另一端可能产生一个鼓包( bulge)。模型c, Koide 和 Bhatachar,J(1977)以剪切箱实验为基础,提出拉分盆地的形成可以类比于沿走滑断层 发育的雁行张裂隙。 Dewey(1978)建立了一个类似模型,认为拉分盆地是以大幅度旋转的 张性裂隙或断裂分支处的R而发展起来的。模型d, Rodgers(1980)依据弹性位错理论,模 拟两条平行主断裂间拉分盆地的断层形式。他的模型指出,拉分盆地的发展受控于三个基本 因素:①主断裂交叠量的大小:②主断裂间隔的大小:③断裂是否切割地表。拉分盆地伸长 过程中,在盆地端部发育正断层带(图中“n”所示),正断层将两条断层连接。模型e, Adin 和Nur(1982)在总结全球62个不同大小的活动拉分盆地发现,拉分盆地的长度与宽度在对 数坐标上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对数长度和对数宽度的比值大致为3。不论盆地大小如何,这个 比值相对一致。为此,他们提出拉分盆地宽度增长的两种可能机制:①相邻各拉分盆地叠合边部也可见动态结晶颗粒。而石英大部分已重结晶构成基质,显示明显的流动构造。长英质 糜棱岩可发育成十分典型的 S-C 叶理,成份分异明显。 超糜棱岩 岩石具糜棱结构,基质含量>90%,残斑少见,岩石已大部分重结晶。颗粒一 般较小,呈纹层状分布,常见不同成分的条带相间构成分异劈理。岩石流动构造清楚,而 S-C 叶理变得不太明显。由于碎斑少而小,矿物中的各种塑性变形现象除动态重结晶外,均不太 发育。整个岩石中几乎全部由动态重结晶新颗粒组成。肉眼观察岩石呈致密状,颜色较深。 长英质超糜棱岩与糜棱岩相比,长石减少而白云母和石英增多。 晶质塑性变形,尤其以位错滑移和位错攀移为主要机理的位错蠕变是糜棱岩的重要机制。 在此过程中,变形作用产生大量位错现象,恢复作用为位错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最终导致 动态重结晶作用,形成糜棱岩。糜棱岩化作用是一种递进变形过程,由糜棱岩化岩石到超糜 棱岩反映了应变从弱到强的逐渐累积过程。随着应变强度的增大,矿物和岩石的塑性变形特 征越来越明显,动态重结晶作用加强,重结晶新颗粒粒度减小,岩石中的流动构造也越来越 发育,糜棱结构就越来越显著。一个韧性变形带从边部的未变形区向带内逐渐变为弱变形带, 以及到中心部位强应变带,代表了一个完整的糜棱岩演化旋回,相应地形成了糜棱岩化岩石、 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 在糜棱岩化作用之后,由于应力作用消失,温度升高,糜棱岩发生了强烈静态重结晶作 用,消除和改造了部分早期的糜棱组构,并由颗粒粗大的多边形晶体取代了细小变形晶体。 这种经静态重结晶改造的糜棱岩称为变余糜棱岩,或称之为变晶糜棱岩。 三、简述走滑盆地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 走滑断层作用产生的盆地,总称为走滑盆地。在走滑盆地中,以往人们重点关注于拉分 盆地,给人印象似乎走滑盆地只有拉分盆地,即只有拉伸性质的走滑相关盆地。事实不然, 走滑盆地中除了伸展性拉分盆地外还有一些挤压性盆地,挤压性走滑盆地有断层楔盆地、断 层角盆地、断层边缘盆地(坳陷)。 1.拉分盆地:拉分作用一词最早是由 Barchfied 和 Stewart(1966)在研究美国加里福尼 亚“死谷”的形成机制中首先提出的。自从 1966 年拉分这一术语引入盆地构造分析以来,受 到地质工作者的极大重视。Aydin 和 Nur(1982)系统地论述了全世界 60 多个第四纪拉分盆 地和活动走滑断层的关系。拉分作用逐渐被用来描述几乎所有类型的走滑盆地。从野外观察、 实验模拟和理论分析三个方面,对拉分盆地的形成提出了 5 个基本模型。模型 a,菱形拉分或 菱形地堑,认为拉分盆地在两条不连续的相互平行的走滑断裂之间发生,其边界呈尖锐的菱 形。拉分盆地的宽度基本保持不变,并受早期两条主断裂间隔(d)制约,长度随主断裂交叠 加大而增加。这一模型被广泛用于圣安德烈斯断裂带地区。模型 b,Freund(1971)通过对新 西兰 Hope 断裂带附近拉分盆地详细填图发现,两条主断层并非平行,它们的走向有一定角度 的偏离,并且主断裂不是以交叠方式,而是以一条斜向中间断裂相连接。通过斜向中间断裂 的张开,在盆地一端产生一个狭窄的裂口,在另一端可能产生一个鼓包(bulge)。模型 c,Koide 和 Bhatachar,Ji(1977)以剪切箱实验为基础,提出拉分盆地的形成可以类比于沿走滑断层 发育的雁行张裂隙。Dewey(1978)建立了一个类似模型,认为拉分盆地是以大幅度旋转的 张性裂隙或断裂分支处的 R 而发展起来的。模型 d,Rodgers(1980)依据弹性位错理论,模 拟两条平行主断裂间拉分盆地的断层形式。他的模型指出,拉分盆地的发展受控于三个基本 因素:①主断裂交叠量的大小;②主断裂间隔的大小;③断裂是否切割地表。拉分盆地伸长 过程中,在盆地端部发育正断层带(图中“n”所示),正断层将两条断层连接。模型 e,Adyin 和 Nur(1982)在总结全球 62 个不同大小的活动拉分盆地发现,拉分盆地的长度与宽度在对 数坐标上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对数长度和对数宽度的比值大致为 3。不论盆地大小如何,这个 比值相对一致。为此,他们提出拉分盆地宽度增长的两种可能机制:①相邻各拉分盆地叠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