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学的大发展,依据天象推算可以得出很准确的年代。然而,它的缺点是,因为天 象都有周期,所以它是多解的,也就是一种天象发生的时间可以有几个 所以它还需要借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手段,那便是来自宇宙的射线:碳14。 碳的原子量是12,但是,有一种原子量为14的碳是放射性同位素。高空 大气中的氮14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形成了碳14。碳14与氧结合同样产生二氧化 碳,被生物吸收而进入动植物体内。当生物死亡后,体中的碳14便开始衰变, 含量逐渐减少。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便可以得出生物的绝对年龄。 碳14的测验范围可达到距今5万年。然而,它的精度误差以前在国内达 60年甚至百年以上。这对于要求提供精确标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来说是没有意 义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另一位首席科学家仇士华为首的核物理学家们,借助各 种手段,使精度误差达到了24年。于是,天文历法的准确推算,在有了碳14 提供的年代范围规范后,得出惟一结论的可能性大 武王伐纣:一个典型文本 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度的故事,早已为国人津津乐道。公元前11世纪 中期,周武王励精图治,率兵车300乘、近卫军3000人、甲上45000人,东出 伐商。双方在牧野一场大战。结果纣王兵败,被迫自焚而死。 公元前11世纪中期显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然而,甚至连这个模糊概念也 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迄今为止,关于武王克商这一年代的说法至少有44种之 多。从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时间跨度达112年 据彭林教授称,这一年之所以引起如此重视,缘于它是商周的分界、周朝 的开始。关于这一年代的国际学术论文,曾经编了一本厚达100多万字的集子 它无疑是夏商周年代学中最大的一个焦点。国外的不同观点:2000年11月 11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向全世界宣布仅仅3日后,《六月时报》发表了美 国汉学家倪得卫的一段话:“各国学者将把这份报告撕成碎片。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的出现,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 巨大冲击 日本历史考古弄巧成拙 早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刚刚立项的时候,一位日本汉学家便给彭林教授写来 一封信。 在信中,这位汉学家善意地规劝:你们搞夏商周断代工程无非是要拉长历 史,激起所谓的民族自豪感。但我以日本的历史劝你们,日本也曾做过这种事 后来发现,日本为之付出了代价 彭林给这位日本汉学家回信说,你研究确定的武王伐纣年代是公元前1118 年。如果我们要拉长历史,只会比你得出的结论更长。可我们得出的结论却是公 元前1046年,比你的还要短,这叫什么民族主义? 的确,夏商周断代工程面临的争议除了学术上的外,主要是来自国外的“中 国要搞民族主义”"的指责。 对此,专家们认为有些无聊。有专家反问,难道只有外国人来研究中国历 史,才不叫民族主义? 专家们反驳的例子是有关“三焰食日"的记载。在甲骨文中,曾有学者说有四 个字叫“三焰食日”。这4字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关于日珥、关于日食学的大发展,依据天象推算可以得出很准确的年代。然而,它的缺点是,因为天 象都有周期,所以它是多解的,也就是一种天象发生的时间可以有几个。 所以它还需要借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手段,那便是来自宇宙的射线:碳 14。 碳的原子量是 12,但是,有一种原子量为 14 的碳是放射性同位素。高空 大气中的氮 14 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形成了碳 14。碳 14 与氧结合同样产生二氧化 碳,被生物吸收而进入动植物体内。当生物死亡后,体中的碳 14 便开始衰变, 含量逐渐减少。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便可以得出生物的绝对年龄。 碳 14 的测验范围可达到距今 5 万年。然而,它的精度误差以前在国内达 60 年甚至百年以上。这对于要求提供精确标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来说是没有意 义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另一位首席科学家仇士华为首的核物理学家们,借助各 种手段,使精度误差达到了 24 年。于是,天文历法的准确推算,在有了碳 14 提供的年代范围规范后,得出惟一结论的可能性大 武王伐纣:一个典型文本 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度的故事,早已为国人津津乐道。公元前 11 世纪 中期,周武王励精图治,率兵车 300 乘、近卫军 3000 人、甲上 45000 人,东出 伐商。双方在牧野一场大战。结果纣王兵败,被迫自焚而死。 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显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然而,甚至连这个模糊概念也 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迄今为止,关于武王克商这一年代的说法至少有 44 种之 多。从公元前 1130 年到公元前 1018 年,时间跨度达 112 年。 据彭林教授称,这一年之所以引起如此重视,缘于它是商周的分界、周朝 的开始。关于这一年代的国际学术论文,曾经编了一本厚达 100 多万字的集子。 它无疑是夏商周年代学中最大的一个焦点。 国外的不同观点: 2000 年 11 月 11 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向全世界宣布仅仅 3 日后,《六月时报》发表了美 国汉学家倪得卫的一段话:“各国学者将把这份报告撕成碎片。”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的出现,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 巨大冲击。 日本历史考古弄巧成拙 早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刚刚立项的时候,一位日本汉学家便给彭林教授写来 一封信。 在信中,这位汉学家善意地规劝:你们搞夏商周断代工程无非是要拉长历 史,激起所谓的民族自豪感。但我以日本的历史劝你们,日本也曾做过这种事, 后来发现,日本为之付出了代价。 彭林给这位日本汉学家回信说,你研究确定的武王伐纣年代是公元前 1118 年。如果我们要拉长历史,只会比你得出的结论更长。可我们得出的结论却是公 元前 1046 年,比你的还要短,这叫什么民族主义? 的确,夏商周断代工程面临的争议除了学术上的外,主要是来自国外的“中 国要搞民族主义”的指责。 对此,专家们认为有些无聊。有专家反问,难道只有外国人来研究中国历 史,才不叫民族主义? 专家们反驳的例子是有关“三焰食日”的记载。在甲骨文中,曾有学者说有四 个字叫“三焰食日”。这 4 字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关于日珥、关于日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