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建筑物基底设置在不冻胀土层中时,基底埋深可不考虑冻结问题 (三)刚性扩大基础及桩基础抗冻拔稳定性的验算 按上述原则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后,基底法向冻胀力由于允许冻胀变形而基本消失。考 虑基础侧面切向冻胀力的抗冻拔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N+W+Q≥kT (7-14 在冻结溪度拉大地区,木桥通扩大基成基魂的地十为一V米冻张性十时, 上部恒重较小,当基础较浅时常会因周围士冻胀而被上拔,使桥通遭到破环。基桩的入土长 度往往由在冻结线以下抗冻拔需要的锚固长度控制。为了保证安全,以上计算中基础重力在 冻土和暖土部分均不再考虑。 (四)基础薄弱截面的强度验算 当切向冻胀力较大时,应验算基桩在未(少)配筋处抗拉断的能力。 P=kT-(N+W+) (7-16) 式中:P一一验算截面拉力(kN): W一一脸算截面以上基桩重力(kN): -验算截面以上基桩在暖士部分阻力(k)计算方法同式(7-14)中。其余符 号意义同前。 (五)防冻张措施 目前多从减少冻胀力和改善周围冻土的冻胀性来防治冻胀。 1.基础四侧换土,采用较纯净的砂、砂砾石等粗颗粒土换填基础四周冻土,填土夯实: 2,改善基础侧表面平滑度,基础必须浇筑密:实,只有平滑表面。基础侧面在冻土范用 内还可用工业凡土林、渣油等涂刷以减少切向冻胀力。对桩基础也可用混凝土套管来减除切 向冻胀力。 3.选用抗冻胀性基础政变基础断面形状,利用冻胀反力的自锚作用增加基础抗冻拔的 能力。 二、多年冻土地区基础工程 (一)多年冻土按其融沉性的等级划分 多年冻土的融沉性是评价其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可用融化下沉系数A作为分级的直 接控制指标。 4=-x10% h (7.17) 式中:h如一一季节融化层冻土试样冻结时的高度(m)(季冻层土质与其下多年冻土相同): h 一季节融化层冻土试样融化后(侧限条件下)的高度(m)。 级(不脸沉):A小于1%,是仅次于岩石的地基土,在其上修筑建筑物时可不考虑冻 融问题。 Ⅱ级(弱融沉):1%≤A<5%,是多年冻土中较好的地基土,可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当控制基底最大融化深度在3m以内时,建筑物不会造受明显融沉破坏。 Ⅲ级(融沉):5%≤A<10%,具有较大的脍化下沉量而且冬季回冻时有较大冻胀量。 作为地基的一般基底融深不得大于1m,并采取专门措施,如深基、保温防止基底融化等。 当建筑物基底设置在不冻胀土层中时,基底埋深可不考虑冻结问题。 (三)刚性扩大基础及桩基础抗冻拔稳定性的验算 按上述原则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后,基底法向冻胀力由于允许冻胀变形而基本消失。考 虑基础侧面切向冻胀力的抗冻拔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N +W +QT  kT (7-14) 在冻结深度较大地区,小桥涵扩大基础或桩基础的地基土为Ⅲ~Ⅴ类冻胀性土时,由于 上部恒重较小,当基础较浅时常会因周围土冻胀而被上拔,使桥涵遭到破坏。基桩的入土长 度往往由在冻结线以下抗冻拔需要的锚固长度控制。为了保证安全,以上计算中基础重力在 冻土和暖土部分均不再考虑。 (四)基础薄弱截面的强度验算 当切向冻胀力较大时,应验算基桩在未(少)配筋处抗拉断的能力。 ( ) N W1 F1 P = kT − + + (7-16) 式中:P——验算截面拉力(kN); W1——验算截面以上基桩重力(kN); F1——验算截面以上基桩在暖土部分阻力(kN)计算方法同式(7-14)中 QT。其余符 号意义同前。 (五)防冻胀措施 目前多从减少冻胀力和改善周围冻土的冻胀性来防治冻胀。 1.基础四侧换土,采用较纯净的砂、砂砾石等粗颗粒土换填基础四周冻土,填土夯实; 2.改善基础侧表面平滑度,基础必须浇筑密实,具有平滑表面。基础侧面在冻土范围 内还可用工业凡土林、渣油等涂刷以减少切向冻胀力。对桩基础也可用混凝土套管来减除切 向冻胀力。 3.选用抗冻胀性基础改变基础断面形状,利用冻胀反力的自锚作用增加基础抗冻拔的 能力。 二、多年冻土地区基础工程 (一)多年冻土按其融沉性的等级划分 多年冻土的融沉性是评价其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可用融化下沉系数 A 作为分级的直 接控制指标。 100% − = m m T h h h A (7-17) 式中:hm——季节融化层冻土试样冻结时的高度(m)(季冻层土质与其下多年冻土相同); hT——季节融化层冻土试样融化后(侧限条件下)的高度(m)。 Ⅰ级(不融沉):A 小于 1%,是仅次于岩石的地基土,在其上修筑建筑物时可不考虑冻 融问题。 Ⅱ级(弱融沉):1%≤A<5%,是多年冻土中较好的地基土,可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当控制基底最大融化深度在 3m 以内时,建筑物不会遭受明显融沉破坏。 Ⅲ级(融沉):5%≤A<10%,具有较大的融化下沉量而且冬季回冻时有较大冻胀量。 作为地基的一般基底融深不得大于 1m,并采取专门措施,如深基、保温防止基底融化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