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相:特异性高,a,b,c 第二相:特异性低,1,2,3。 (3)ⅵ抗原(毒力抗原):抗原性弱,有菌才有抗体,当细菌被消除后,ⅵ抗体随之消 失,故测定ⅵ抗体有助于带菌者检出。 3.抵抗力:不强。对氯霉素敏感 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侵袭力:菌毛、O抗原、Vi抗原 (2)内毒素 (3)肠毒素: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引起水样泻。 2.所致疾病 (1)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 者。经消化道传播。 2)食物中毒:由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菌引起。因食入被污染食物引起。 (3)败血症:常由猪霍乱、丙型副伤寒、鼠伤寒、肠炎沙门菌引起。病菌进入肠道后迅 速侵入血流,在不同部位引起化脓性炎症 免疫性:伤寒、副伤寒病后有牢固免疫力,主要是细胞免疫 检查 (一)病原菌分离鉴定 1.标本:1~2周,取血液、骨髓;2~3周,取粪、尿、骨髓 2.培养和鉴定 (二)血清学检查 1.肥达氏反应:利用伤寒杄菌H、O抗原,甲型、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半定量 试管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抗体效价是否髙于正常值,协助诊断伤寒、甲、乙型副伤寒的 种反应 2.结果判定时注意的问题:正常人抗体水平,伤寒杆菌O、甲型、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 ≥1:80;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160以上有诊断价值。 3.动态观察: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早期血清抗体效价有诊断意义。 4.H抗体与O抗体的区别,见下表: 抗体 高低低 伤寒 高低高 预防接种 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感染早期或沙门氏菌属 的交叉反应 四、防治 1.伤寒、甲、乙副伤寒三联疫苗 2.氯霉素。 第四节变形杆菌属 1.多形态,有周鞭毛。 2.扩散生长,有迁徙生长现象。在培养基中(含5%琼脂)加入0.1%石炭酸则形成单个菌落第一相:特异性高,a,b,c。 第二相:特异性低,1,2,3。 (3) Vi抗原(毒力抗原):抗原性弱,有菌才有抗体,当细菌被消除后,Vi抗体随之消 失,故测定Vi抗体有助于带菌者检出。 3. 抵抗力:不强。对氯霉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 侵袭力:菌毛、O抗原、Vi抗原。 (2) 内毒素。 (3) 肠毒素: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引起水样泻。 2.所致疾病 (1) 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 者。经消化道传播。 (2) 食物中毒:由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菌引起。因食入被污染食物引起。 (3) 败血症:常由猪霍乱、丙型副伤寒、鼠伤寒、肠炎沙门菌引起。病菌进入肠道后迅 速侵入血流,在不同部位引起化脓性炎症。 3.免疫性:伤寒、副伤寒病后有牢固免疫力,主要是细胞免疫。 三、检查 (一)病原菌分离鉴定 1.标本:1~2周,取血液、骨髓;2~3周,取粪、尿、骨髓。 2.培养和鉴定。 (二)血清学检查 1.肥达氏反应:利用伤寒杆菌H、O抗原,甲型、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半定量 试管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抗体效价是否高于正常值,协助诊断伤寒、甲、乙型副伤寒的 一种反应。 2.结果判定时注意的问题:正常人抗体水平,伤寒杆菌O、甲型、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 ≥1:80;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160以上有诊断价值。 3.动态观察: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早期血清抗体效价有诊断意义。 4.H抗体与O抗体的区别,见下表: O抗体 H抗体 意义 高 高 伤寒 低 低 预防接种 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高 低 感染早期或沙门氏菌属 的交叉反应 四、防治 1.伤寒、甲、乙副伤寒三联疫苗。 2.氯霉素。 第四节 变形杆菌属 1.多形态,有周鞭毛。 2.扩散生长,有迁徙生长现象。在培养基中(含5%琼脂)加入0.1%石炭酸则形成单个菌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