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1购买路易斯安那(1803) 路易斯安那包括一片广袤的未开发西部平原,它地处美国西部边疆,沿着密西西比河从 墨西哥湾一直到现在的明尼苏达州。路易斯安那最重要的商务中心新奥尔良(New Orleans) 海港坐落在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由于它处于河湾地带,因而以“新月城(The Crescent City)” 而著名。自美国独立以来,路易斯安那一直是美国这个年轻国度的扩张梦想。尽管西班牙于 1763年从法国手中获得了路易斯安那,但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仍然源源不断地涌向这一大片 渺无人烟的土地。1795年,西班牙与美国签约同意让给新奥尔良的储物权(Right of Deposit),这样,美国人就可以将他们大量的盈余物资通过货轮沿着密西西比河运往墨西哥 海湾。 I789年,法国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爆发。革命者推翻了王室政权并建立共和 国。为阻止革命的蔓延趋势,欧洲其它国家的统治者们纷纷向法国宣战。在法国与这些国家 对抗的过程中,一位年轻军官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一l821)上台并 于1799年控制了法国政府。拿破仑梦想重建法兰西帝国,覆盖其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圣多明 各(Santo Domingo),即现在的海地(Haiti),以及北美路易斯安那的广阔土地。密西西比 河谷将作为其粮食与商贸中心解决在海地岛(Hispaniola)甘蔗地里劳动的黑奴的温饱问题。 从1800年至1801年,拿破仑暗中以支持西班牙侵略意大利作为交换,逼迫衰弱的西班牙政 府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将土地割还给法国。不过,他允许西班牙官员继续管理该地区。1802 年,西班牙政府突然终止了美国在新奥尔良的储物权,使美国人不能再把货物沿密西西比河 送到新奥尔良转运。听到这个消息,美国人非常担忧和愤怒,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路易斯 安那问题上。 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上台后最先获悉的就是路易斯安那领地的转让。他本想要远 离欧洲的纷争,但又不能忽视美国的西部利益。不过,杰斐逊冷静沉着,并未草率行动。他 向国会的年度报告中讲的只是和平、友谊和经济,但事实上,他已经开始加强西部要塞的建 设,并且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向国会申请获得了两百万美元的拨款,任命詹姆斯·门罗 (James Monroe,1758一1831)作为总统代表去协助美国驻巴黎大使罗伯特·R.·利文斯 顿(Robert R.Livingston,1746一1813)从拿破仑手中购买新奥尔良和佛罗里达。如果交易 不成功,他们将尽量争取储物权。如果法国不给任何回报且对明显敌视美国,他们将横穿英 吉利海峡向英国求助,与英国舰队联合对抗法国。然而此时,拿破仑对路易斯安那已经失去 兴趣,因为他也担心英美可能会结盟对付,其结果可能导致英国占取路易斯安那。此外,法 属海地发生的叛乱和黄热病在短时间内夺走了24,000名法国士兵的生命,这一军事灾难打 破了拿破仑在西半球重建法兰西帝国的幻想。因此,拿破仑希望通过向美国出售路易斯安那 来充实法国国库,为越来越迫近的欧洲战争做准备,同时令英国无法染指路易斯安那,并博 取美国的友谊。 1803年4月,拿破仑主动提出将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那一起卖给美国。这个提议惊得 利文斯顿和门罗目瞪口呆。一方面,华府并没有给任何指令买下整个路易斯安那,也没有授 权兑付法国要求的那样高昂的价钱。而另一方面,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扩张领土 的绝好机会。当利文斯顿写信催促批准购买条约以防拿破仑突然收回提议时,杰斐逊却发现 此条约的合法性可能遭国人置疑。根据他自己的“狭义解释宪法派(Strict--Constructionist)” 的理论,这个条约本身是不符合宪法的,因为如果联邦政府没有被授予明确的权力,那么总 统也就无权通过条约来扩大领土。事实上,杰斐逊已经开始针对购买路易斯安那起草宪法修 正案了,但这需要耗费时间,而利文斯顿又催得很急。最后,杰斐逊对宪法的顾虑消失了, 务实主义占了上风。他按照汉密尔顿“广义解释宪法派(Broad--Constructionist)”的理论 解释条约并提交给参议院。参议院批准后,利文斯顿等人又对一些细节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 之后,同意以大约1,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路易斯安那。6.1 购买路易斯安那(1803) 路易斯安那包括一片广袤的未开发西部平原,它地处美国西部边疆,沿着密西西比河从 墨西哥湾一直到现在的明尼苏达州。路易斯安那最重要的商务中心新奥尔良(New Orleans) 海港坐落在密西西比河入海口,由于它处于河湾地带,因而以“新月城(The Crescent City)” 而著名。自美国独立以来,路易斯安那一直是美国这个年轻国度的扩张梦想。尽管西班牙于 1763 年从法国手中获得了路易斯安那,但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仍然源源不断地涌向这一大片 渺无人烟的土地。1795 年,西班牙与美国签约同意让给新奥尔良的储物权(Right of Deposit),这样,美国人就可以将他们大量的盈余物资通过货轮沿着密西西比河运往墨西哥 海湾。 1789 年,法国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爆发。革命者推翻了王室政权并建立共和 国。为阻止革命的蔓延趋势,欧洲其它国家的统治者们纷纷向法国宣战。在法国与这些国家 对抗的过程中,一位年轻军官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上台并 于 1799 年控制了法国政府。拿破仑梦想重建法兰西帝国,覆盖其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圣多明 各(Santo Domingo),即现在的海地(Haiti),以及北美路易斯安那的广阔土地。密西西比 河谷将作为其粮食与商贸中心解决在海地岛(Hispaniola)甘蔗地里劳动的黑奴的温饱问题。 从 1800 年至 1801 年,拿破仑暗中以支持西班牙侵略意大利作为交换,逼迫衰弱的西班牙政 府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将土地割还给法国。不过,他允许西班牙官员继续管理该地区。1802 年,西班牙政府突然终止了美国在新奥尔良的储物权,使美国人不能再把货物沿密西西比河 送到新奥尔良转运。听到这个消息,美国人非常担忧和愤怒,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路易斯 安那问题上。 1801 年,托马斯·杰斐逊上台后最先获悉的就是路易斯安那领地的转让。他本想要远 离欧洲的纷争,但又不能忽视美国的西部利益。不过,杰斐逊冷静沉着,并未草率行动。他 向国会的年度报告中讲的只是和平、友谊和经济,但事实上,他已经开始加强西部要塞的建 设,并且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向国会申请获得了两百万美元的拨款,任命詹姆斯·门罗 (James Monroe,1758—1831)作为总统代表去协助美国驻巴黎大使罗伯特·R.·利文斯 顿(Robert R. Livingston,1746—1813)从拿破仑手中购买新奥尔良和佛罗里达。如果交易 不成功,他们将尽量争取储物权。如果法国不给任何回报且对明显敌视美国,他们将横穿英 吉利海峡向英国求助,与英国舰队联合对抗法国。然而此时,拿破仑对路易斯安那已经失去 兴趣,因为他也担心英美可能会结盟对付,其结果可能导致英国占取路易斯安那。此外,法 属海地发生的叛乱和黄热病在短时间内夺走了 24,000 名法国士兵的生命,这一军事灾难打 破了拿破仑在西半球重建法兰西帝国的幻想。因此,拿破仑希望通过向美国出售路易斯安那 来充实法国国库,为越来越迫近的欧洲战争做准备,同时令英国无法染指路易斯安那,并博 取美国的友谊。 1803 年 4 月,拿破仑主动提出将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那一起卖给美国。这个提议惊得 利文斯顿和门罗目瞪口呆。一方面,华府并没有给任何指令买下整个路易斯安那,也没有授 权兑付法国要求的那样高昂的价钱。而另一方面,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扩张领土 的绝好机会。当利文斯顿写信催促批准购买条约以防拿破仑突然收回提议时,杰斐逊却发现 此条约的合法性可能遭国人置疑。根据他自己的“狭义解释宪法派(Strict–Constructionist)” 的理论,这个条约本身是不符合宪法的,因为如果联邦政府没有被授予明确的权力,那么总 统也就无权通过条约来扩大领土。事实上,杰斐逊已经开始针对购买路易斯安那起草宪法修 正案了,但这需要耗费时间,而利文斯顿又催得很急。最后,杰斐逊对宪法的顾虑消失了, 务实主义占了上风。他按照汉密尔顿“广义解释宪法派(Broad–Constructionist)”的理论 解释条约并提交给参议院。参议院批准后,利文斯顿等人又对一些细节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 之后,同意以大约 1,500 万美元的价格购买路易斯安那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