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讲义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第5页共13页 Layerδ- Presentation不同系统数据格式转换/加解密 Layer 5 -Session 进程(执行中的程序)间会话管理与会话同步(“会话”即用户间连接) Layer4- Transport报文的正确传输(报文的生成、收发、组合与差错检查) Layer 3 -Network 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选择LAN间传输路径) ayer2- Data link帧的正确传输(帧的生成、收发与差错检查) ayer 1-Physical 数据比特流(0、1)的正确传输(比特流的生成、收发与差错检査) OSl协议仅给出一个框架结构,并没有将其网络模型的每一层限定在统一的一种协议中,也没有给出 协议的具体实现技术(即未完全定型)。故又称“参考模型”(OSRM)但它奠定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 成为今天设计和制定网络协议标准最重要的参考模型和依据 所以,OSl参考模型不是一个产品一一你无法找到一个供应商为 Windows2000提供第4版的OSl。 它只是一个概念框架,用于帮助理解网络中各种设备之间的复杂交互。在通信过程中OSl参考模型不起任 何作用,是适当的软件和硬件来完成实际的工作。OS只是定义要做哪些事,这些事在七层模型中分别由 另外一些协议来控制完成。 七层模型示意图见教材。各层主要功能—Pl6-l8 物理层 负责将二进制的数据位从一台机器发送给另一台机器。物理层组件不关心数据位的含义,其任务是将 数据位通过光纤、电缆或无线连接从A点传送到B点。这一层定义物理的或电气的细节,包括如何表示0 和1,网络连接器的接口针数、数据如何同步、网络适配器(网卡等)何时发送或不发送数据等 ·数据链路层 提供通过物理连接从一个设备到达另一个设备的数据流。它接收网络层的数据包,将其分成叫“帧” 的数据单元,交物理层传输。它为将发送的数据增加控制信息,如帧类型、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出错校验 等信息。 网络层 负责控制数据包在距离多于一个链路的两个设备之间的传送。此时要将数据包送到目标设备需要进行 路由选择和数据包的转发。在大型网络中,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可能隔有中间设备和子网。 传输层 保证实现数据包无差错、按正确的顺序、无丢失或冗余的传输。其中一个重要工作是给发送者发送已 接收到的确认信息。 会话层 允许不同机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共享一个叫会话的连接。该层提供一些服务,如名字查找和安全,允 许两个程序能相互识别并建立通信联接。会话层还提供数据同步和检查点,这样在网络失效时仅在失效后 的数据才需要重发。该层还控制两个进程间的对话,决定在通信过程中谁可以在哪一点发送以及谁可在哪 点接收。 表示层 完成计算机期望的数据格式与网络需要的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包括数据压缩和加密、字符集转换等 应用层 为数据库访问、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用户应用程序提供直接服务 发信人中国商人 收信人西班牙商人 内容(信息) 内容(信息 信笺上 发送收[拆信和读信 西文(用户统住务)由用户实现 信封与地址 寄信 分栋(决定路线 揿进(根据地址 汝2R 打开邮包 邮件传送 (郎政系统任务)由邮局实现 部鄢(公黔,铧黔荐) 邮件通信过程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2月《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讲义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第 5 页 共 13页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2003 年 2 月 ·Layer 6 - Presentation 不同系统数据格式转换/加解密 ·Layer 5 - Session 进程(执行中的程序)间会话管理与会话同步(“会话”即用户间连接) ·Layer 4 - Transport 报文的正确传输(报文的生成、收发、组合与差错检查) ·Layer 3 - Network 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选择 LAN 间传输路径) ·Layer 2 - Data Link 帧的正确传输(帧的生成、收发与差错检查) ·Layer 1 - Physical 数据比特流(0、1)的正确传输(比特流的生成、收发与差错检查) OSI 协议仅给出一个框架结构,并没有将其网络模型的每一层限定在统一的一种协议中,也没有给出 协议的具体实现技术(即未完全定型)。故又称“参考模型”(OSI/RM)但它奠定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 成为今天设计和制定网络协议标准最重要的参考模型和依据。 所以,OSI 参考模型不是一个产品——你无法找到一个供应商为 Windows 2000 提供第 4 版的 OSI。 它只是一个概念框架,用于帮助理解网络中各种设备之间的复杂交互。在通信过程中 OSI 参考模型不起任 何作用,是适当的软件和硬件来完成实际的工作。OSI 只是定义要做哪些事,这些事在七层模型中分别由 另外一些协议来控制完成。 七层模型示意图见教材。各层主要功能—— P16-18 ·物理层 负责将二进制的数据位从一台机器发送给另一台机器。物理层组件不关心数据位的含义,其任务是将 数据位通过光纤、电缆或无线连接从 A 点传送到 B 点。这一层定义物理的或电气的细节,包括如何表示 0 和 1,网络连接器的接口针数、数据如何同步、网络适配器(网卡等)何时发送或不发送数据等。 ·数据链路层 提供通过物理连接从一个设备到达另一个设备的数据流。它接收网络层的数据包,将其分成叫“帧” 的数据单元,交物理层传输。它为将发送的数据增加控制信息,如帧类型、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出错校验 等信息。 ·网络层 负责控制数据包在距离多于一个链路的两个设备之间的传送。此时要将数据包送到目标设备需要进行 路由选择和数据包的转发。在大型网络中,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可能隔有中间设备和子网。 ·传输层 保证实现数据包无差错、按正确的顺序、无丢失或冗余的传输。其中一个重要工作是给发送者发送已 接收到的确认信息。 ·会话层 允许不同机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共享一个叫会话的连接。该层提供一些服务,如名字查找和安全,允 许两个程序能相互识别并建立通信联接。会话层还提供数据同步和检查点,这样在网络失效时仅在失效后 的数据才需要重发。该层还控制两个进程间的对话,决定在通信过程中谁可以在哪一点发送以及谁可在哪 一点接收。 ·表示层 完成计算机期望的数据格式与网络需要的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包括数据压缩和加密、字符集转换等。 ·应用层 为数据库访问、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用户应用程序提供直接服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