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8卷第21期 电网技术 调作用等。 国家或地区电网的改进也具有警惕和促进作用,但 (3)建议引入电网发展弹性系数 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必须紧密结合本国的国情和网 供宏观分析国民经济发展与电力发展关系的 情方能有效实施。 “电力发展弹性系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用以 (4)对我国即将形成“平面型500kV全国电 分析和决策电力生产的宏观发展。“8.14”事故后, 网”(西北除外)的可能缺陷必须及早解决和防范: 美国给出了其前后10年中电网和电源投资的不合适 引进“电网发展弹性系数”的概念将有助于宏观分 比例2-14数值(列于表1),它曾反复被国内外引用, 析电力工业的发展。 作为美国电网建设落后于电源建设的证明。 参考文献 表1美国前后10年中对电源和电网投资的增加比值 Tab.1 The increase of grid and generation investments [1]U.S.-Canada Power system outage task force.Final report over past future ten years in USA [EB/OL].https://reports.energy.gov/,March 31,2003. 项目 过去10年 未来10年 [2]Bush R.The blackout:from speculation opportunism to 电源 电网 电源 电网 reality[J].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2004,56(5):6. 增大比值% 30 15 20 6 [3]Spectral Lines.The unruly grid:one year latter[J].IEEE Spectrum, 比值(电网弹性系数) 2004,41(8)(NT):5. 0.5 0.3 [4]Pereira L.Cascade to black[J].IEEE Power Energy Magazine, 文献[13]还给出了美国1925~2020年的发、输、 2004,2(3:54-57. 配电投资比以及1990~1998年的新输电投资与用电 [)张文涛.美国电网发展设想一Gid2030[A.电力系统安全及其战 略防御高级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文集[C],北京,2004. 关系的变化。表1表明了美国前后10年中平均的 [6]何大愚。超高压段内采用两个电压等级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实际 电网发展弹性系数(即在一个时段中电网总投资的 需求U.电网技术,2002,26(3):1-4. 增量与电源总投资增量的比值)分别只有0.5和0.3 He Dayu.Using two voltage grades of EHV range to suit practical needs of power grid developmen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即未来10年反而更低)。美国多位专家认为其电 2002,26(3):1-4. 网发展远远落后于电源发展,这不仅孕育了“8.14” [⑦何大愚.“大机组、超高压、大电网”之间的协调配合对选用单级 超高压500kV合理性的置疑.电网技术,2004,28(2):10-13. 危机,而且是以后可能再发生停电事故的根本原 He Dayu.Query of rationality of only selecting 500kV in EHV range 因。事实上在宏观评估中引入“电网发展弹性系数” with regard to analysis on match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high power generators,extra-high voltages and large power grids" 已成为客观存在的必要。 [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4,28(2):10-13. 将一段时期中的电力发展弹性系数与电网发 [8]Dy-Liacco TE.Enhancing power system security control[J].IEEE 展弹性系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以宏观地观察国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Power,1997,10(3):38-41. [9]Faucon O,Dousset L.Coordinated defence plan protects against 民经济增长与电源建设及电网建设之间的关联,从 transient instabilities[J].IEEE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Power, 而宏观判断是否符合“电力应适度超前发展,电网 1997,10(3):22-26. [10]Horowits S H,Phade A G.Boosting immunity to blackout[J].IEEE 要适度超前建设”这一正确结论。 Power Energy Magazine,2003,1(5):47-53. [11]Novosel D,Begovic MM,Madani V.Shedding light on 4结束语 blackouts[J].IEEE Power Energy Magazine,2004,2(3):32-43. [12]赵希正.强化电网安全,保证可靠供电.电网技术,2003,27(10): (1)美加2003年“8.14”大停电事故是一次 1-7. “完全可以防止的大事故”,而2003年“9.4”我国 Zhao Xizheng.Strengthen power system security to ensure reliable 华东电网的吴径电厂在高峰期突跳一台600MW的 power delivery[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3,27(10):1-7. [13]Shahidehpour M.Investing in expansion (the many issues that cloud 大机组,因调度员处乱不惊,紧急调动各种安全支 transmission planning)[J].IEEE Power Energy Magazine,2004, 持措施,从而使严重事故擦身而过,成为应用统一 2(1):14-18. [14]Crow M.Infrastructure roots(evol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 the US) 调度化险为夷的一次成功范例。 [J].IEEE Power &Energy Magazine,2003,1(2):20-21. (2)对大电网事故原因的分析,应按照表层原 [15】何大愚.对美国西部系统1996年两次大事故的后续认识(分层 分析)).中国电力,1998,31(5):37-40,43. 因(应立即改进的树害、信号等)、内层原因(应专 He Dayu.The successive ponderation (layers-built analysis)over US WSCC 门立项研究的调度机制、人员素质或信息系统可靠 two outages in 1996[J].Electric Power,1998,31(5):37-40,43. 性等)以及深层原因(应设立长期计划的新技术和 收稿日期:2004-10-11。 新设备需求、电网网架基本结构的改进等)三个层 作者简介: 次进行分层分析,并相应地分别制定改进措施。 何大愚(1931-),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顾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 设专家委员会委员,CEEE和IEEE高级会员,现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 (3)美加“814”大停电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 动化的信息调研和分析工作。 C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第 28 卷 第 21 期 电 网 技 术 5 调作用等。 (3)建议引入电网发展弹性系数 供宏观分析国民经济发展与电力发展关系的 “电力发展弹性系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用以 分析和决策电力生产的宏观发展。“8.14”事故后, 美国给出了其前后10年中电网和电源投资的不合适 比例[12-14]数值(列于表 1),它曾反复被国内外引用, 作为美国电网建设落后于电源建设的证明。 表 1 美国前后 10 年中对电源和电网投资的增加比值 Tab. 1 The increase of grid and generation investments over past & future ten years in USA 过去 10 年 未来 10 年 项 目 电源 电网 电源 电网 增大比值/% 30 15 20 6 比值(电网弹性系数) 0.5 0.3 文献[13]还给出了美国 1925~2020 年的发、输、 配电投资比以及 1990~1998 年的新输电投资与用电 关系的变化。表 1 表明了美国前后 10 年中平均的 电网发展弹性系数(即在一个时段中电网总投资的 增量与电源总投资增量的比值)分别只有 0.5 和 0.3 (即未来 10 年反而更低)。美国多位专家认为其电 网发展远远落后于电源发展,这不仅孕育了“8.14” 危机,而且是以后可能再发生停电事故的根本原 因。事实上在宏观评估中引入“电网发展弹性系数” 已成为客观存在的必要。 将一段时期中的电力发展弹性系数与电网发 展弹性系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以宏观地观察国 民经济增长与电源建设及电网建设之间的关联,从 而宏观判断是否符合“电力应适度超前发展,电网 要适度超前建设”[12]这一正确结论。 4 结束语 (1)美加 2003 年“8.14”大停电事故是一次 “完全可以防止的大事故”,而 2003 年“9.4”我国 华东电网的吴径电厂在高峰期突跳一台 600MW 的 大机组,因调度员处乱不惊,紧急调动各种安全支 持措施,从而使严重事故擦身而过,成为应用统一 调度化险为夷的一次成功范例。 (2)对大电网事故原因的分析,应按照表层原 因(应立即改进的树害、信号等)、内层原因(应专 门立项研究的调度机制、人员素质或信息系统可靠 性等)以及深层原因(应设立长期计划的新技术和 新设备需求、电网网架基本结构的改进等)三个层 次进行分层分析,并相应地分别制定改进措施[15]。 (3)美加“8.14”大停电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 国家或地区电网的改进也具有警惕和促进作用,但 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必须紧密结合本国的国情和网 情方能有效实施。 (4)对我国即将形成“平面型 500kV 全国电 网”(西北除外)的可能缺陷必须及早解决和防范; 引进“电网发展弹性系数”的概念将有助于宏观分 析电力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U.S.-Canada Power system outage task force . Final report [EB/OL].https://reports.energy.gov/,March 31,2003. [2] Bush R . The blackout : from speculation & opportunism to reality[J].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2004,56(5):6. [3] Spectral Lines.The unruly grid:one year latter[J].IEEE Spectrum, 2004,41(8) (INT):5. [4] Pereira L.Cascade to black[J].IEEE Power & Energy Magazine, 2004,2(3):54-57. [5] 张文涛.美国电网发展设想-Grid 2030[A].电力系统安全及其战 略防御高级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文集[C],北京,2004. [6] 何大愚.超高压段内采用两个电压等级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实际 需求[J].电网技术,2002,26(3):1-4. He Dayu.Using two voltage grades of EHV range to suit practical needs of power grid developmen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2,26(3):1-4. [7] 何大愚.“大机组、超高压、大电网”之间的协调配合对选用单级 超高压 500kV 合理性的置疑[J].电网技术,2004,28(2):10-13. He Dayu.Query of rationality of only selecting 500kV in EHV range with regard to analysis on match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high power generators , extra-high voltages and large power grids” [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4,28(2):10-13. [8] Dy-Liacco T E.Enhancing power system security control[J].IEEE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Power,1997,10(3):38-41. [9] Faucon O,Dousset L.Coordinated defence plan protects against transient instabilities[J].IEEE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Power, 1997,10(3):22-26. [10] Horowits S H,Phade A G.Boosting immunity to blackout[J].IEEE Power & Energy Magazine,2003,1(5):47-53. [11] Novosel D , Begovic M M , Madani V . Shedding light on blackouts[J].IEEE Power & Energy Magazine,2004,2(3):32-43. [12] 赵希正.强化电网安全,保证可靠供电[J].电网技术,2003,27(10): 1-7. Zhao Xizheng.Strengthen power system security to ensure reliable power delivery[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3,27(10):1-7. [13] Shahidehpour M.Investing in expansion (the many issues that cloud transmission planning) [J].IEEE Power & Energy Magazine,2004, 2(1):14-18. [14] Crow M.Infrastructure roots (evol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 the US) [J].IEEE Power &Energy Magazine,2003,1(2):20-21. [15] 何大愚.对美国西部系统 1996 年两次大事故的后续认识(分层 分析)[J].中国电力,1998,31(5):37-40,43. He Dayu.The successive ponderation (layers-built analysis) over US WSCC two outages in 1996[J].Electric Power,1998,31(5):37-40,43. 收稿日期:2004-10-11。 作者简介: 何大愚(1931-),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顾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 设专家委员会委员,CEEE 和 IEEE 高级会员,现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的信息调研和分析工作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