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摘要 中医养生学是医学与人文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典范。道教文化以延年益寿、羽 化登仙为最高目标,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十分深刻。研究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 思想的影响,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医养生思想的精随,探究传统文化促进民 族医学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我们秉承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医学与文化的精粹, 推动中医养生学不断向前发展。 1从“医道相通”透视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道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围绕生命展开的,生命问题是道教思想的枢纽。道教与 中医养生学目标一致,道教文化必然影响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道教和中医养生的哲学基础都源于易学。《周易》所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作为中国哲学理论的根基,既影响着道教,又影响着中医学。 易道相通。周易哲学的核心是“阴阳”。阴阳哲学从创立开始,就关注的是 生命问题。道教把长生久视、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使易与道发生联系 成为可能。 医易同源。中医养生继承了《周易》的阴阳哲学思想。《内经》认为,人体 只有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才能维持生命状态的协调平衡。这是中医养生思 想的最原始模型,也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最高纲领。 几千年来,道医道药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 2“道法自然”与中医养生之“四气调神” 道教认为,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 的。中医养生吸收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四气 调神”的养生观点。 3“无为而治”与中医养生之“不妄作劳” 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是指人的行为必须遵循自然进程和规律,才能达到 “久视长生”,颐养天年。中医养生汲取“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不 妄作劳”才可“尽终天年”的养生思想。 4“功行双全”与中医养生之“德全不危” “功行及全”是指道门在施行炼养方术的同时,还应广泛行善施仁积德。中 医受道教以德养生思想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养生观,认为养德 与养生密不可分,两者可以兼而得之。 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与中医养生之“治未病” 道教认为不论是延年益寿,还是长生成仙,都必须十分注重平时的预防和调 养。中医从道教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悟出“治未病”的养生法则, 并总结创造出针灸、按摩、药补等“治未病”的妙计良策。 6“祝由符咒”与中医养生之“意疗” 道教祝由符咒除用以祈福禳灾外,主要用来为人治病。此法可使病人排除焦 虑、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从而使气机调畅。这种方法是从现代医学来讲是一 种心理疗法。中医养生的心理疗法(意疗)受道教祝由符咒的影响很大。《黄帝 内经》及王冰在为《内经》作注时,都十分推崇祝由治病之术, 7“服食辟谷”与中医养生之“饮食有节” 道教服食辟谷是道门内服丹药,或兼以服气的一种特殊的养生修炼之术,目 的是为了延年益寿,中医养生之饮食有节与道教服食辟谷的养生方术与思想一脉 相承。 8“服气导引”与中医养生之“和于术数”摘 要 中医养生学是医学与人文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典范。道教文化以延年益寿、羽 化登仙为最高目标,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十分深刻。研究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 思想的影响,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医养生思想的精髓,探究传统文化促进民 族医学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我们秉承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医学与文化的精粹, 推动中医养生学不断向前发展。 1 从“医道相通”透视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道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围绕生命展开的,生命问题是道教思想的枢纽。道教与 中医养生学目标一致,道教文化必然影响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道教和中医养生的哲学基础都源于易学。《周易》所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作为中国哲学理论的根基,既影响着道教,又影响着中医学。 易道相通。周易哲学的核心是“髑阳”。阴阳哲学从创立开始,就关注的是 生命问题。道教把长生久视、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使易与道发生联系 成为可能。 医易同源。中医养生继承了《周易))的阴阳哲学思想。《内经》认为,人体 只有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才能维持生命状态的协调平衡。这是中医养生思 想的最原始模型,也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最高纲领。 几千年来,道医道药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 2 。道法自然”与中医养生之“四气调神” 道教认为,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 的。中医养生吸收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天人台一”、“四气 调神”的养生观点。 3 “无为而治”与中医养生之“不妄作劳” 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是指入的行为必须遵循自然进程和规律,才能达到 “久视长生”,颐养天年。中医养生汲取“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不 妄作劳”才可“尽终天年”的养生思想。 4 “功行双全”与中医养生之“德全不危” “功行双全”是指道门在施行炼养方术的同时,还应广泛行善施仁积德。中 医受道教以德养生思想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德金不危”的养生观,认为养德 与养生密不可分,两者可以兼而得之。 5 4为之于来有、冶之于末乱”与中医养生之“治未病” 道教认为不论是延年益寿,还是长生成仙,都必须十分注重平时的预防和调 养。中医从道教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悟出“治来病”的养生法则, 并总结创造出针灸、按摩、药补等“治未病”的妙计良策。 6 “祝由符咒”与中医养生之“意疗” 道教祝由符咒除用以祈福禳灾外,主要用来为人治病。此法可使病人排除焦 虑、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从而使气机调畅。这种方法是从现代医学来讲是一 种心理疗法。中医养生的一心理疗法(意疗)受道教祝由符咒的影响很大。《黄帝 内经》及王冰在为《内经》作注时,都十分推崇祝由治病之术。 7 “服食辟谷”与中医养生之“饮食有节” 道教服食辟谷是道f-j内服丹药,或兼以服气的一种特殊的养生修炼之术,目 的是为了延年益寿。中医养生之饮食有节与道教服食辟谷的养生方术与思想一脉 相承。 8 “服气导引”与中医养生之“和于术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