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1964年,本系统根据多数植物学家的研究,将错误的部分加以更正,即认为单 子叶植物是较高级植物,而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后,目、科的范围亦有些调整 由于其著作极为丰富,系统较为稳定而实用,所以在世界各国及中国北方多采用 例如《中国树木分类学》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书均采用本系统。 (二)哈钦松(J.Hutchinson)系统 英国哈钦松 1926年《有花植物科志》 在边沁(Bentham)及虎克(Hooker)的分类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 认为:已灭绝的裸子植物本内苏铁目的两性孢子叶球演化出被子植物的花。即孢子 叶球主轴的顶端演化为花托,生于仲长主轴上的大孢子叶演化为雌蕊,其下的小孢子叶 演化为雌蕊,下部的苞片演化为花被这种学说称为真花说。 理论根据:真花说 主要特点: ()单子叶植物比较进化,排在双子叶植物之后。 (2)在双子叶植物中,将木本与草本分开,木本起源于木兰目,草本起源于毛茛目。 (3)花两性:花的各部分分离、螺旋状排列:具有多数离生雄蕊等性状比花单性:花 的各部分呈合生或附生、花部呈对生或轮状排列:具有少数合生雄蕊等性状原始。因此 木兰目、毛莨目是被子植物中原始类群,应排在前面。 (4)单叶和叶呈互生排列现象属于原始性状,复叶和叶呈对生或轮生排列现象属于较 进化的现象。 (5)目和科的范围较小。 很多人认为哈钦松系统较为合理,但是原书中未包括裸子植物。中国南方学者采用 哈钦松系统者较多,例如《广州植物志》及《海南植物志》。 哈钦松系统的分目分科虽比前人细致,并有许多重要的改革,但是,后来的研究亦 发现有些重要的缺点,所以哈钦松在1948年又将其原书的分类系统略有改动,而重新 公布一个系统表。 (三)克朗奎斯特系统 美国克朗奎斯特Cronquist 1968年发表了一个有花植物分类系统,经过修订于1981年出版 《AnIntergratedSystemofClassificationofFloweringPlants》除引用形态性状外,还引证了大 量的化学、木材解剖、茎节叶隙、花粉、胚胎、染色体等性状资料。 主要观点是: 1,有花植物起源于一类已经灭绝的种子藏:木兰亚纲是有花植物基础的复合群或称 为毛茛复合群,木兰目是现存原始有花植物类群。 2.莱荑花序类由金缕梅目发展而来,但将杨柳科置于茧菜目(侧膜胎座)之后。 3.石竹亚纲通常为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许多植物都含有甜菜碱(甜菜拉因)。 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